个体工商户的会计核算虽遵循借贷记账法基础原则,但在科目设置和实务处理上存在特殊性。根据《个体工商户会计制度(试行)》,其账务需区分复式账与简易账两类,核心科目涵盖业主投资、期间费用等特色项目。以下从典型业务场景出发,系统解析会计分录的编制逻辑与实操要点。
投资与资金管理是建账的首要环节。业主以现金或资产注资时,需通过业主投资科目反映权益变动。例如,业主将10万元存入银行账户,应作分录: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业主投资 100,000。若业主垫资购买办公设备后报销,则需冲减权益:
借:固定资产
贷:业主投资。这类操作需注意收付实现制特性,存货采购无论是否取得发票均按实际支付价入账。
固定资产核算需关注折旧规则。购置电脑等资产时,按实际成本入账: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次月起计提折旧时,区别于企业会计的三费分立,个体工商户统一计入期间费用:
借:期间费用
贷:累计折旧。自建工程则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物资与人工成本,竣工后一次性转入固定资产。
收入确认与成本结转需匹配业务实质。销售商品时,应收账款与增值税同步确认:
借:应收款项 10,100
贷:营业收入 1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100。同时需结转采购成本:
借:营业成本 6,000
贷:存货—A产品 6,000。此类操作需注意个体工商户可简化收入类科目层级,直接使用营业收入统驭各类销售活动。
特殊费用处理体现税会差异。支付税务罚款时,该项支出不得税前扣除,需通过税后列支费用科目核算:
借:税后列支费用
贷:银行存款。而业务招待费等期间费用,则直接计入三级明细科目:
借:期间费用—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贷:现金。社保缴纳时单位部分不计提,仅核算个人代扣款项。
利润分配与税务核算是期末重点。通过本年应税所得科目归集收支差额后,计提个人所得税:
借:本年应税所得
贷:留存利润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这种处理方式将经营所得与业主权益变动紧密结合,凸显个体工商户业主权益一体化的特征。实务中需定期核查应税所得表与留存利润表,确保税务申报与账务数据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