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的陶瓷设计与工艺专业立足陶瓷产业需求,以培养兼具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该专业依托学院与景德镇陶瓷大学的战略合作资源,结合山西“中国北方日用瓷都”的区域产业优势,构建了“产学研销”一体化培养体系。学生不仅能系统掌握陶瓷造型设计、装饰技法等核心能力,还能通过大师工作室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接触行业前沿技术,形成从设计创意到产品落地的完整知识链条。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采用“基础+核心+拓展”的模块化结构。
- 专业基础课包括造型基础、中国画、数字图形等,夯实艺术审美与设计思维;
- 核心课程聚焦陶瓷工艺全流程,如陶瓷成型工艺涵盖拉坯、印坯、注浆等传统技法,陶瓷装饰彩绘融入釉上釉下彩绘技术;
- 创新拓展模块引入陶瓷3D打印成型、现代陶艺创作等课程,对接数字化设计趋势。这种课程设置既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精髓,又融入智能制造技术,形成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
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工学结合特色,形成“四阶递进”培养路径:
- 基础技能实训:在拉坯、修坯等基础工艺中掌握材料特性;
- 项目化创作:通过校企合作的文创产品开发项目实践设计转化;
- 综合材料研究:探索木、石、金属等跨界材料与陶瓷的融合应用;
- 毕业设计展评:依托学院承办的中国陶瓷产品设计大赛平台展示作品。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能快速适应日用陶瓷、艺术陶瓷、环境陶艺等多元岗位需求。
就业前景呈现“双轨并进”特征。一方面,学生可进入陶瓷生产企业担任设计师,参与从产品开发到烧成技术的全流程;另一方面,借助陶瓷产业学院资源,毕业生能在教育机构、文创公司、独立工作室等领域发展。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三年内自主创业率超15%,部分学生创办的陶艺工作室已形成品牌效应。学院还与110家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确保学生就业通道畅通。
专业建设深度融入区域经济,形成三大特色优势:
- 传统技艺数字化:将陶瓷软件开发、3DsMAX效果图设计纳入课程,推动设计工具革新;
- 非遗传承创新:省级非遗传承人驻校授课,重点传授怀仁陶瓷彩绘等地方特色工艺;
- 绿色制造导向:在陶瓷烧成技术教学中融入低碳窑炉技术,响应国家“双碳”战略。这种培养模式使人才既具备文化传承使命感,又掌握可持续发展技术,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