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紧密对接国家“双碳”战略,依托江苏省新能源产业集群优势,构建了“产教融合、理实一体”的育人体系。该专业2024年正式招生,面向新能源汽车制造、智能网联技术等领域,培养具备动力电池管理、驱动电机控制、整车故障诊断等核心技能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专业建设以省级现代模具智能制造与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为支撑,与比亚迪、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形成“基础+拓展”分类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率与薪资水平居省内同类专业前列。
课程体系聚焦行业前沿技术
专业课程设置分为三个层次:
- 专业基础课程夯实学科根基,涵盖汽车机械制图、新能源汽车构造、C语言程序设计等工科基础;
- 核心课程模块聚焦关键技术,包括动力电池及管理技术、驱动电机控制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检测等七大领域,课程内容对接国家1+X证书标准,实现课证融通;
- 拓展课程群设置智能交通通信技术、虚拟仿真应用等方向,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专业引入新能源汽车试验技术课程,通过虚拟仿真软件与实体设备联动教学,使学生掌握能量管理系统调试、整车性能测试等前沿技术。
实践教学强化产教协同
校内建有四大专项实训平台:
- 安全防护实训室模拟高压电操作场景
- 能量管理实训系统配备比亚迪秦PRO混动汽车等19辆教学用车
- 智能网联测试平台集成车路协同系统
- 工业互联网实训中心实现智能制造全流程演练校外实践依托比亚迪淮安基地、敏安电动汽车等企业,实施“岗位轮训+项目实战”培养机制。学生可参与现场工程师项目,在动力电池PACK生产线、整车装配车间等真实场景完成6个月顶岗实习,近三年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等省级以上奖项53项。
培养模式突出多元发展
专业实施“双导师制”,校内教师团队含博士2人、省级技术能手3人,校外聘请比亚迪高级工程师等企业导师,联合开发智能诊断案例库。职业发展通道设计为:
- 技术路线:新能源汽车装调技师→动力系统工程师→技术总监
- 管理路线:生产质检员→车间主管→运营经理
- 升学路径:可通过高职本科衔接进入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专业,升学率达60%以上。数据显示,2023年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达12万,该专业毕业生平均起薪6500元,动力电池工程师等岗位年薪超15万。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