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金融职业学院的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融合传统财务知识与现代数据分析技术,形成了独特的育人体系。该专业创办于2005年,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同时也是业财一体信息化和财务机器人应用领域的“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单位。依托校内37个实训基地和103个校外合作企业,专业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具备业财融合能力与数字化管理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一、培养目标:强调德技并修与职业能力
专业以“厚德载富,管财有道”为理念,围绕会计核算、财务分析、智能财税等核心能力,培养具备以下特质的学生:
- 全人发展:注重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强化职业道德与创新意识;
- 技术技能:掌握大数据工具应用、财务机器人调试等数字化能力,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 就业导向:面向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等岗位群,覆盖财务大数据分析、全面预算管理、税务筹划等多元化职业领域。
二、课程体系:构建“理论+实训”双轨路径
专业课程设置体现“智能化”与“实践性”双重特色:
- 基础模块:涵盖《管理学基础》《经济法基础》《会计基础》等课程,夯实财务理论根基;
- 技术融合模块:开设《大数据财务分析》《计算机财务管理》《ERP业财一体信息系统》,强化数据清洗与可视化技术应用能力;
- 实训拓展模块:通过ERP沙盘模拟、智能财税综合实训等实践环节,实现教学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三、教学模式:打造“产学交替”生态链
专业采用“2.5+0.5”分段培养模式:
- 前5学期:在校内完成理论课程与模拟实训,依托国家级实训基地开展财务共享服务、风险管理等专项训练;
- 末学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通过财务机器人应用、税务代理实务等真实项目提升实战能力。
同时推行“双证书”制度,将初级会计师、数字化管理会计等职业资格考核融入课程体系,学生可同步获取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四、就业前景:覆盖多元化岗位赛道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三类场景:
- 企业财务岗:从事成本控制、资金管理、预算编制等核心工作;
- 中介服务机构:承担审计辅助、税务咨询、财务数据分析等专业服务;
- 金融机构:在银行、证券等领域胜任投融资管理、风险评估等职能。
近五年数据显示,学校整体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其中89%在辽宁本地就业,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6.6%。专业还通过专升本通道为学生提供学历提升机会,近年录取率稳定在55%左右。
五、竞争优势:凸显数字化转型特色
相较于同类院校,该专业的差异化优势体现在:
- 证书衔接:作为财务机器人应用与业财一体信息化1+X证书考核站点,直接对接行业最新技术标准;
- 校企合作:与用友新道共建云财务学院,引入智能估值、大数据分析等企业真实项目;
- 竞赛赋能:组织学生参与财务大数据分析赛、ERP沙盘模拟赛等国家级赛事,近五年获省级以上奖项122项。
通过将传统财务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该专业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一批既懂业务又擅分析的“数智化”财务管理人才,成为辽宁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建设的标杆之一。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