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金融职业学院的保险实务专业作为省级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始终以行业需求为导向,通过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培养能够胜任保险行业一线服务岗位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该专业依托中国人民保险学院的校企合作平台,将现代学徒制与课程体系有机结合,形成“岗课赛证”融通的培养路径,为学生构建了从基础理论到实践应用的全链条能力提升框架。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以保险经营业务流程为主线,采用“业务流程式+并列式”结构组织教学内容。核心课程包括人身保险实务、财产保险实务、保险营销实务等模块,重点强化保险费率厘定、保险合同管理、核保理赔流程等实务操作能力。例如,《保险实务》课程通过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在仿真场景中掌握客户服务沟通技巧和保险单证处理规范。同时,专业引入健康财富规划1+X证书试点,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考核体系,确保学生具备寿险营销师、初级理财规划师等岗位资质。
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工学交替”特色,构建了三级实训体系:
- 基础技能层:通过校内实训室完成保险制单、核保流程等基础操作训练;
- 综合应用层:依托人民保险学院的现代学徒制项目,参与企业真实业务场景的承保方案设计和理赔纠纷处理;
- 创新拓展层: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证券模拟投资实训大赛等赛事,培养复杂情境下的风险研判能力。特别在车辆保险实务课程中,采用事故现场勘查模拟系统,让学生掌握车险定损的关键技术指标,如车身损伤评估的四维坐标分析法。
在职业素养培育方面,专业强调保险职业道德与法律合规意识的双重渗透。教学过程中通过保险法案例研讨,引导学生理解最大诚信原则、保险利益原则等核心法律规范。例如在《人身保险实务》课程中,设置“社保与商保对比分析”专题,要求学生运用近因原则解析医疗费用报销争议案例,强化合规展业意识。同时,通过黄炎培杯投资理财技能大赛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客户需求分析和个性化保险方案设计能力。
专业的就业导向紧密对接行业动态,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及金融机构,从事核保、理赔、客户服务等岗位。数据显示,近三年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其中超过60%进入人保财险、平安保险等龙头企业。校企合作建立的量化投资学院更开辟了保险科技应用方向,培养学生掌握区块链保单管理、智能核保系统操作等前沿技术,助力学生在保险数字化转型中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