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休闲体育专业作为教育学门类中的特色学科,立足体育学与休闲学交叉领域,形成了"学术研究+技能培养+产教融合"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该校依托体育科学学院和卓越体育人才培养教师团队,构建了涵盖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在课程创新、师资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展现独特优势,其"五能融合"培养模式将人格引领、文化传承与国际视野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该专业以休闲体育概论、体育旅游概论为核心理论课程,搭配运动解剖学、体育心理学等实验课程,形成"理论+实践+创新"的课程矩阵。特色在于设置垂钓、射艺、龙舟等传统体育项目,以及场地高尔夫球、定向越野等新兴运动,并通过体育文化节串联校园足球联赛、毕业杯赛事,构建起"必修课+选修课+赛事模块"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实践环节特别强调"三级进阶":大二完成2篇课程论文,大三开展10周专业实习,大四进行8周毕业论文研究,确保学生掌握休闲赛事策划、体育市场分析等核心能力。
师资力量方面,以曹莉教授领衔的国家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核心,汇聚15名教授、10名副教授,其中包含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高端人才。该团队近五年承担1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2项重大项目),建成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孔子射艺)等20个教研平台。校企合作呈现三大特色:与山东中大体育产业集团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建立山东省乡村振兴体育研究院,开发体育文旅十大工程,为学生提供运动健康管理、休闲项目设计等实践场景。
就业培养路径凸显"四维导向":面向学校体育教育、休闲旅游产业、体育行政管理、健康服务机构四大领域。数据显示,毕业生可从事休闲体育指导(占比32%)、赛事运营(28%)、体育市场开发(25%)等岗位,部分学生通过"卓越中学教师培养"基地进入教育系统。学校通过"校园健步球比赛"、12.9冬季长跑接力赛等品牌活动,将课堂教学延伸至第二课堂,近五年学生获国家级比赛奖项280余次,培养出援藏支教、抗疫先锋等典型人物。
该专业在文化传承方面独具匠心,将儒家文化经典课程纳入通识教育模块,开发射艺、武术等传统文化项目教学体系。通过孔子射艺传承基地建设,构建起"技艺传授+文化解读+国际传播"的教学链条,近三年组织中日韩射艺交流赛等跨国活动,使传统文化与现代休闲体育产生创新性融合。这种"以体载文、以文化人"的培养理念,助力学生形成兼具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