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紧跟行业趋势,于2016年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设立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并将其列为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立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面向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领域,培养掌握高压安全与防护、驱动电机技术、动力电池管理等核心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学院通过校企合作与1+X证书制度等创新模式,形成了一套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
在专业特色方面,该专业构建了"任务驱动、能力递进"培养模式,将企业真实生产任务融入教学过程。课程体系涵盖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双重技术领域,既包含汽车机械基础、电工电子技术等通识课程,又设置新能源汽车电控技术、智能网联检测等前沿内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可考取汽车维修工、新能源汽车电工等4类职业资格证书,并参与保时捷、宝马等国际品牌的订单班培养,这种"基础+拓展"分类培养机制有效提升了人才竞争力。
课程设置突出三大核心模块:
- 专业基础平台:包括汽车文化、维修质量管理等6-8门课程,着重夯实机械构造与质量控制基础
- 核心技术集群:围绕新能源车关键技术开设8门核心课程,其中动力电池技术模块涵盖电池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网关控制技术涉及车联网系统调试
- 实践创新体系:总学时中实践占比超50%,配备比亚迪秦PRO混动、东风E70纯电等23辆实训车辆,通过虚拟仿真与顶岗实习结合的方式强化技能应用
实践教学环节通过"三级递进"模式展开:
- 基础技能层:在新能源汽车共享园进行拆装实训与保养维护
- 专项能力层:利用智能诊断设备完成高压系统检测与故障排除
- 综合应用层:赴东风股份等合作企业参与整车装配与充电站运维
就业前景方面,该专业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整车制造、4S店技术管理、充电桩运维三大领域。学院与宁德时代、吉利控股等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6%,部分优秀学子进入政府部门与科研机构。值得关注的是,专业教学团队包含省级技术能手与"双师型"教师,近年指导学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10余项,彰显了"以赛促学"的教学成效。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