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自1989年创办以来,历经三十余年发展,已成为该校最具竞争力的特色专业之一。作为国家级重点专业和湖北省特色专业,它依托十堰“中国卡车之都”的产业优势,聚焦智能制造领域,通过工学结合与现代学徒制等创新模式,培养适应现代制造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其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和就业前景均展现出鲜明的实践导向与行业深度对接的特点。
在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上,该专业致力于培养掌握冲压模具设计、塑料模具加工、数控编程与操作等核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生需具备模具CAD/CAM应用能力、模具维修与保养技能,以及数字化制造技术(如3D打印和逆向设计)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二阶递进项目化师徒制”教学模式,学生从基础技能训练逐步过渡到复杂项目实战,例如在模具拆装实训、数控加工综合实训中完成真实生产任务。
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构建上,专业课程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两大模块。主干课程包括:
- 机械制图与机械设计基础,奠定工程识图与结构设计基础;
-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强化专业核心知识;
- 模具CAD/CAM与数字化模具设计与制造,融入智能制造技术;
- 数控编程与加工、特种加工实训,提升现代设备操作能力。实践环节占总课时50%以上,通过金工实习、模具拆装实训等环节,学生可考取模具钳工和数控铣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师资力量与实训条件方面,专业拥有双师型教师团队和企业导师资源。例如,专业带头人何军教授获评“湖北模具职业教育名师”,团队中多名教师具备技师资格。校内建有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配备数控加工中心、3D打印设备及模具生产线仿真系统;校外与东风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华昌达智能装备等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实现“入学即就业”的无缝衔接。
就业前景与行业对接是该专业的突出优势。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主要服务于机械、电子、汽车及家电行业,岗位涵盖模具设计师、数控编程工程师、质量检测员等。随着模具工业智能化转型,毕业生在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模具快速成型等新兴领域更具竞争力。例如,部分学生在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奖,或在南极科考等高端项目中展现技术实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