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桥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立足数字化时代需求,以文学学士学位为培养目标,致力于塑造兼具人文素养与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依托全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融媒体中心,构建“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覆盖互联网内容生产、运营策划、影视制作等核心领域。学生不仅能掌握新媒体传播规律,还能通过校企合作与行业前沿接轨,为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课程设置上,专业强调跨学科知识整合与技术应用能力。核心课程包括传播学原理、新媒体创意与策划、网页设计与制作、视频采集与制作等模块。例如,数字影视作品创作要求学生熟练运用拍摄、剪辑与特效技术,而网络数据挖掘与分析则培养其从海量信息中提炼传播价值的能力。实践教学中,学生通过校内媒体平台(如学生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和校外实习基地(如东方卫视、上海报业集团)完成真实项目,形成“学用一体”的闭环。
专业培养方向聚焦五大职业路径:
- 互联网内容编辑(如网站、微博、App的图文与视频策划)
- 传统媒体转型岗位(如记者、编导、摄影摄像)
- 新媒体运营与营销(用户维护、品牌推广、数据分析)
- 影视文化传播(短视频制作、纪录片创作)
- 企业宣传与公关(市场策略制定、危机管理)
这些方向契合行业对全媒体技能与跨界思维的需求,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4%以上,覆盖传媒机构、互联网企业、政府部门等领域。
校企协同育人是专业的显著特色。通过与38家行业领军企业(如哔哩哔哩、视觉中国)合作,引入企业工作坊与顶岗实习机制,学生可参与真实项目开发。例如,品牌营销课程联合珍岛网络科技设计实战案例,学生需完成从市场调研到传播效果评估的全流程。此外,专业还开设国际交流项目,如与韩国明知大学合作推广围棋文化传播,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
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专业依托大湾区云商直播研究中心等平台,鼓励学生探索前沿技术应用。例如,人工智能课程融入AI内容生成工具操作,数据新闻课程训练学生通过可视化呈现复杂信息。学生作品曾获两岸四地校园新闻业务奖项,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成果。未来,专业将进一步深化数字出版与智能媒体领域的研究,响应国家媒体融合战略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