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驻厂会计的核心任务是通过规范的会计记账公式实时记录生产流程中的资金流动。生产活动涉及原材料消耗、人工分配、制造费用归集等多维度业务,需根据借贷必相等原则建立清晰的账务链条。例如原材料入库时既要体现存货增加,又要反映资金变化;人工成本分配需按工时比例分摊至不同产品线。以下从关键业务场景切入,详解核心分录编制逻辑。
生产环节基础分录
原材料采购入库:
借:原材料—钢材 10,000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10,000
此分录需同步登记供应商信息,若采用赊购需在应付账款科目下建立二级明细。某企业曾因漏记入库单导致月末盘点差异超5%,后通过建立双人复核机制解决。车间领用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A产品(直接材料) 5,000
贷:原材料—钢材 5,000
实务中需区分直接材料与间接消耗,如包装物等辅助材料应计入制造费用。某工厂曾将模具损耗错误计入直接材料,导致单件产品成本虚高12%。
成本归集与分配
人工成本分配(按3000工时A产品、2000工时B产品):
借:生产成本—A产品(直接人工) 30,000
借:生产成本—B产品(直接人工) 2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50,000
分配率计算需留存工时记录表备查,某企业因未保存原始考勤记录被税务稽查调增应纳税所得额8万元。制造费用归集:
借:制造费用—水电费 2,500
贷:银行存款 2,500
月末需将制造费用全额结转至生产成本:
借:生产成本—间接费用 2,500
贷:制造费用 2,500
资产与往来管理
固定资产折旧(10万元设备按5年直线法计提):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1,666.67
贷:累计折旧 1,666.67
需注意残值率设定,某企业误将10%残值率填为1%,五年累计多提折旧9,000元。坏账准备计提:
借:信用减值损失 3,000
贷:坏账准备 3,000
建议采用账龄分析法,对超180天应收账款提高计提比例至50%。
月末结转关键步骤
- 完工产品入库:
借:库存商品—A产品 37,500
贷:生产成本—A产品 37,500 - 销售成本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000
贷:库存商品—A产品 30,000 - 损益类科目清零:
借: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
贷:本年利润 100,000
借:本年利润 65,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50,000
贷:销售费用 10,000
贷:管理费用 5,000
驻厂会计需特别注意业财融合,例如通过BOM表(物料清单)核对材料耗用标准成本。某企业曾因未及时更新BOM表,导致三个月累计成本差异率达15%。建议建立生产工单跟踪系统,将每个订单的料工费精准归集,实现从业务流到资金流的全流程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