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自设立以来,始终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依托计算机学院的学科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形成了鲜明的教学特色。该专业以工学学士学位为培养目标,面向理科考生招生,学制四年,课程体系覆盖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旨在培养具备数据挖掘、系统运维、应用开发等核心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根据2025年校友会专业排名,该专业位列全国应用型专业第24名,获评中国四星级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专业课程设置围绕数据全生命周期展开,构建了从基础到应用的多层次知识框架。核心课程包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数据结构、Hadoop系统基础、Spark分布式系统等,着重强化编程与算法能力。实践类课程如数据采集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可视化则通过项目化教学提升动手能力。值得关注的是,学院采用3PAD培养体系,以专业知识(Professional)、编程技能(Programming)、实践操作(Practice)为三大基础,结合分析(Analysis)、算法(Algorithm)、应用(Application)三大核心能力,形成闭环培养路径。这种体系使学生在毕业时不仅掌握理论框架,还能熟练运用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师资力量是该专业的显著优势之一。学院汇聚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高水平教师,其中50%以上为具有工程背景的“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由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骨干教师组成,同时引入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和项目指导。例如,吴跃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曾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并获多项科技进步奖;洪玫教授在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数据科学教学提供了学术支撑。这种“学术+产业”双轨师资结构,确保了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紧密衔接。
实践教学平台和校企合作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战机会。学院建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实验室、AI实训中心等专业实验室,配备1000余台计算机设备,支持Hadoop、Spark等分布式系统开发。与成都大数据产业联盟、百度飞桨人工智能教育创新中心等机构合作建立的20余个实习基地,让学生接触真实行业项目。近三年,学生累计发表EI/ISTP检索论文20篇,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130项,展现了较强的创新能力。
就业前景方面,毕业生可在信息产业、电子商务、金融科技、医疗卫生等领域从事大数据系统开发、分析与运维工作,部分学生进入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头部企业。2022年数据显示,该专业在四川省理科录取最低分为456分(位次151241),平均分达462分。深造路径同样畅通,近年有毕业生被哈尔滨工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等国内外名校录取,印证了专业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