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学的药学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历经多年发展已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分子药理和药物评价”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重大新药新型释药系统”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该专业致力于培养掌握药物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全流程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其课程设置注重化学、生物学与医学交叉融合,教学资源覆盖从基础理论到产业实践的全链条。以下从学科布局、科研实力、教学模式等维度解析其核心优势。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药学专业采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三维模式。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事管理学》等,覆盖药物研发到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特别强化生物化学与天然药物化学的实践教学,通过《药剂学实验》等课程提升学生制剂设计与质量控制能力。制药工程方向增设《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等工程类课程,体现工科融合特色。
师资力量方面,药学专业依托药剂学教研室的顶尖团队。该教研室拥有9名专任教师,包括2名教授、4名副教授和3名讲师,其中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优青基金获得者1人。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子课题2项,研究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其主导的药物智能释放系统和核酸药物递送系统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药学学科不仅是山东省重点学科,更通过“新型制剂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搭建产学研桥梁。以陈大全教授为首的创新中药研究与开发团队开发出抗新冠肺炎中药茶饮,实现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团队与中孚药业等企业共建实践基地,指导学生参与喜炎平注射液等重大中药品种的二次开发,相关成果被列为新冠肺炎重症用药。
在学科影响力拓展方面,药学专业通过“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构建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近五年培养的博士生论文多次获评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际合作方面成功培养巴基斯坦籍博士留学生。其“产、学、研”联动模式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形成药物递送系统、现代中药制剂等特色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