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科技学院的信息安全(嵌入式培养)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网络安全人才为核心目标,通过校企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该专业依托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基础,联合北京天融信等头部企业制定课程体系,注重密码学、网络攻防、安全协议等核心领域的能力培养,同时通过实验室、实训基地和科研平台强化学生实战经验,形成“一本三聚五融合”的特色培养路径。
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
该专业旨在培养掌握信息安全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的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具备网络安全分析、安全系统设计和安全防护技术开发的综合能力。其特色体现在:
- 校企协同培养:教学内容由高校与企业联合制定,引入网络安全新技术(如大数据安全、联邦学习),课程内容覆盖行业最新需求;
- 实战能力导向:设置网络攻防实验室、安全综合演练室等7个专业实验室,配备网络攻防靶场系统等价值超1500万元的实验设备,模拟真实攻防场景;
- 学科交叉融合:核心知识领域涵盖信息科学基础、密码学、信息系统安全,并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等学科构建复合型知识体系。
课程体系与核心模块
专业课程设置强调“理论+实践”双线并行,主干课程包括:
- 基础理论课: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
- 核心专业课:密码学、网络安全理论与实践、软件安全与逆向分析、Web安全;
- 前沿技术课: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联邦学习、智能驾驶系统安全(曾获上海市大学生网络安全大赛特等奖)。
实践教学中,学生需完成信息安全软件实验、密码学攻防模拟等环节,并参与企业主导的渗透测试项目和安全产品开发。
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该专业构建了“学、练、竞、践”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 校内实训:通过课程设计(如智能卡技术实践)、创新性综合实验(如信息隐藏技术)提升工程能力;
- 企业实习:与天融信等企业合作,开展Python安全开发、安全协议分析等实战项目,学生实习后可直接进入合作企业就业;
- 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华为ICT大赛,近三年获省级以上奖项12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占比超40%。
例如,2023年学生团队开发的基于联邦学习的智能驾驶安全系统,融合国密算法和差分隐私技术,在竞赛中展现创新实力。
就业前景与行业资源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政府机关、金融证券行业、通信领域及国防科技工业,从事安全系统设计、风险评估或安全运维管理,部分学生考取东南大学等高校研究生。专业优势体现在:
- 校企合作网络:与南京市公安局、紫金山实验室共建警务大数据研发中心、网络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政企联合培养通道;
- 就业竞争力: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超96%,平均薪资连续位列全校第一;
- 行业认证支持:课程内容对接CISP(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等认证考试,学生可获企业推荐资格。
通过产教融合品牌专业建设和南京市网络安全实训基地平台,该专业持续为长三角地区输送具备实战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网络安全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