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信息科技学院的环境设计专业以培养具备室内外空间设计与景观营造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依托学校工科背景与区域资源优势,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作为广西民办本科院校中较早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之一,其综合满意度评分4.7分(满分5分)反映了学生对该专业基础教学条件的认可,但就业满意度2.7分的数据也提示了行业对接的挑战性。从课程设置到校企合作,该专业在设计中融入数字化技术与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路径。
核心课程体系与能力培养
专业课程以建筑制图、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住宅室内设计等为核心,注重空间表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双重塑造。教学中通过虚拟仿真设计、模型制作等实践环节(实践教学占比超过41周),强化学生对材料性能、施工流程的掌握。例如,《环境工程施工与预算》课程采用教具演示与企业案例模拟,帮助学生将理论转化为项目落地能力。此外,课程体系融入适老化设计与乡土建筑改造等前沿方向,呼应社会需求。
教学资源与师资力量
学校配备装饰材料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等32间专业实验室,支持从概念设计到施工落地的全流程训练。师资团队中包含广西高校骨干教师与区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同时聘请行业专家参与教学。例如,教师团队曾获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特等奖,展现数字化教学创新能力。近年通过校企联合培养,与深圳奥柏景观设计、珠海省广众烁等企业建立合作,引入真实项目案例提升学生实战经验。
就业方向与行业衔接
毕业生主要面向建筑设计院、装饰工程公司及景观规划机构,从事设计、项目管理等工作。专业通过“3+1+1”本硕联合培养(与意大利ACME大学合作)拓展国际化视野,并设置独秀试验班强化设计管理与跨界创新能力。尽管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3%以上,但低薪酬、高强度等行业现状导致部分毕业生满意度偏低。为此,学校近年加大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参与乡村振兴与城市更新类项目,探索多元化职业路径。
校园环境与设计实践平台
学院所在的桂林信息科技学院新校区由普邦设计团队规划,以“一轴一带多核心”布局融合自然景观与现代建筑语言,成为专业教学的天然实践场域。例如,校园主轴的圆形徽章水景、开敞草地等景观节点,既是美学范例,也被纳入课程调研对象。这种“校园即实验室”的模式,使学生能在真实场景中理解空间连续性与生态弹性设计理念,强化环境感知与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