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的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自2001年开办以来,始终以服务生态福建建设为核心目标,依托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和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的资源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养体系。该专业通过五年一贯制大专模式,构建了从基础理论到实践技能的全链条教育体系,拥有全省高职院校唯一具有CMA资质的环境检测中心,学生双证书获取率和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100%,展现了强大的社会认可度。以下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力量等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导向,聚焦环境污染治理的核心需求。培养目标明确要求学生掌握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及噪声污染控制技术,同时具备环境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及设施运营能力。通过“理论+实践”双轮驱动,学生不仅能胜任环保局、环境工程公司等传统岗位,还能适应新兴领域如碳排放管理和智慧水务的技术要求。
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课程设置分为基础模块与专业模块,强调学科交叉与技能融合:
- 基础课程:包括电工电子技术、无机及分析化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夯实学科基础;
- 核心课程:聚焦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等实务内容;
- 特色课程:引入工程概预算、工业安全工程、环境工程自动化与仪器仪表等应用型课程,提升职业适应性。此外,虚拟仿真实训平台覆盖碳排放监测、环境应急等场景,通过VR/AR技术实现教学场景的数字化升级。
师资力量与科研实力
专业教师团队由28名专职教师组成,其中包含国家注册环评工程师、环保工程师、化工工程师等多名行业专家,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80%。团队主持省级以上科研课题16项,获国家专利13项,并与企业合作完成横向技术服务项目14项。例如,教师团队主导的九龙江流域环保志愿服务项目,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形成产学研良性互动。
实践教学与竞赛成果
校内实训基地配备1000余万元先进设备,涵盖水处理、大气监测、固废分析等全流程实验场景。学生通过“校赛—省赛—国赛”三级竞赛体系锤炼技能,近五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2项、省级奖项23项,其中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赛项连续斩获全省第一名。以赛促学的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水平。
就业前景与升学通道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环保局、环境检测公司、工矿企业安环部门等,从事环境监测、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环评咨询等工作。专业与福建华远检测、海峡环保集团等企业建立订单式培养合作,实现“毕业即就业”的无缝衔接。对于升学需求,学生可通过专升本进入福建农林大学、龙岩学院等高校深造,升学路径清晰。此外,职业资格证书如高级化学检验工、污水处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取,进一步增强了职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