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城市职业大学的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作为智能建筑工程学院的核心特色专业,深度融合管理学与工学,致力于培养掌握工程测量、施工技术、项目管理等核心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以"产学合作、共建共育"为核心理念,构建了"岗课赛证"一体化培养体系,通过校企合作与实践教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目前,专业已形成覆盖工程招投标、成本控制、质量验收等全流程的课程模块,并与广西建工集团等4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
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该专业采用"项目+教学"的创新模式,将BIM技术、装配式建筑等前沿技术融入课程体系。核心培养路径包含三个层面:
- 课程体系优化: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设置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质量验收等核心课程,并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标准与教学内容直接挂钩。
- 实践平台搭建:依托校内建筑综合实训基地,建设有BIM实训中心、装配式建筑实训室等20个实验场所,通过真实项目模拟提升施工组织与成本控制能力。
- 校企协同育人:与广西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公司等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实施工程师进课堂、企业项目进实训的"双进"机制,近三年学生获厅级以上技能竞赛奖励148项。
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专业课程设置突出技术应用与管理决策的双重培养目标:
- 技术基础模块:涵盖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技术、建筑材料检测等实操性课程,配备全站仪测绘、土工试验等专项训练。
- 管理能力模块:设置工程项目管理、招投标实务、合同风险管理等课程,通过沙盘模拟与工程审计案例分析强化决策能力。
- 数字化技能模块:融入BIM建模、项目管理软件应用等教学内容,毕业生可考取施工员、造价工程师等6类职业资格证书。
师资与资源优势
专业教学团队由双师型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共同构成,61名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占比51.2%,包含国家级技能大师1名、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获得者7名。实训资源方面,建成价值900万元的建筑综合实训中心,配备智慧建造融创馆、工程仿真软件等先进设备,形成"学-研-产-训-创"五维联动培养链。特别在BIM技术应用领域,学校作为广西首批1+X证书试点单位,实现课程内容与建筑信息模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无缝衔接。
职业发展路径
毕业生主要面向建筑施工、工程咨询、政府监管三大领域,职业发展呈现阶梯式特征:
- 初级岗位:施工管理员、招投标专员、监理资料员,侧重现场协调与基础技术应用。
- 进阶方向:项目经理、造价咨询师、工程审计师,需掌握全过程成本控制与风险评估能力。
- 创新领域:智能建造项目管理、绿色建筑咨询、工程数字化运维等新兴岗位,依托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知识实现转型升级。
通过"三展"育人体系(学业延展、专业拓展、职业发展)的持续深化,该专业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达97%,部分优秀学生进入广西建工产业投资公司等龙头企业,成为推动住房与城乡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技术中坚。随着新基建战略推进,专业正加快智能建造、数字化管理等方向的教学改革,为区域建筑产业升级持续输送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