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立足中文教育根基,融合跨文化传播与实践创新,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14年设立以来,依托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平台,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在国内外中文教育领域积累了显著声誉。其核心培养方向涵盖国内语文教学、国际中文教育及文化创意传播三大领域,培养目标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专业以“双语言+双文化”为框架,开设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语言基础课程,同时强化跨文化交际(双语)、汉语国际技能教学等实践类课程。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引入“互联网+技能”培养路径,通过网络中文课堂与中外合作项目实现线上线下教学联动。例如与英国肯特大学共建的全国首家中文本科专业网络课堂,使学生能直接参与国际中文教学实践,这种创新模式使学生在掌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理论的同时,熟练运用新媒体策划、中华才艺模拟教学等现代技术手段。
专业特色体现在“三平台联动”的实践体系:
- 教学实战平台:采用“导师制+助教团队”模式,学生可参与孔子学院志愿者项目、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等国家级项目,近三年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录取率达95%;
- 科研创新平台:设立汉教考研社团与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项目组,近年考研录取率近40%,毕业生考入西北大学、新疆大学等高校;
- 文化传播平台:通过端午文化艺术汇演、云游十三朝古都等品牌活动,将西安本土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素材,培养学生在文创产品研发、国际文化赛事策划等领域的创新能力。
师资配置呈现“双师型+国际化”特征,专任教师中具有海外教育背景者占比超20%,包括英国诺丁汉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名校学者。团队构建了“教授领衔+行业导师”的双轨指导体系,如冯鸽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陈苗副教授拥有6年海外中文教学经验,这种组合确保理论教学与国际中文教师证书考试辅导、志愿者选拔培训等职业需求精准对接。
在升学与就业通道方面,专业构建了“四维发展路径”:
- 国际通道:通过教育部语合中心项目赴英国、哥伦比亚等国任教,14级毕业生杜宜鸿已成为英国诺丁汉大学硕士;
- 国内教育:教师资格证通过率98%,毕业生进入西安高新第九小学等省级重点学校任教;
- 文化创意产业:与贾平凹文学馆、新加坡品格蒙特梭利教育集团等机构合作,输送新媒体策划与行政管理人才;
- 学术深造:除国内考研外,与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等海外高校建立本硕博直通渠道,最快可实现25岁博士毕业的职业进阶。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