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学院应用科技学院的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立足传统医学精髓,结合现代健康产业需求,构建了“双师型教学团队+校企合作平台+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立体化培养模式。该专业开设于医药与健康管理系,自2020年成立以来,依托12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开封市第二中医院、商丘市中医院等教学医院,形成了“医教协同”的实践教学特色。学生通过系统学习阴阳五行学说、经络腧穴理论等中医基础课程,同时掌握艾灸、拔罐、推拿等实操技能,为健康管理行业输送高素质技术人才。
在课程体系方面,专业采取“基础+核心+实践”的三层架构:
- 中医基础理论模块涵盖《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夯实学生对脏腑功能辨证和体质辨识的认知;
- 专业技能模块包含《中医针灸推拿养生学》《中医饮食保健学》,聚焦亚健康调理与慢性病预防;
- 现代技术融合模块引入《健康大数据与信息管理》《实用现代保健技术》,培养数字化健康服务能力。课程设计中特别强调四季养生策略,例如春季侧重养肝护阳,冬季注重补肾固本,将中医“天人相应”理念贯穿教学全程。
实践教学平台呈现“双轨并行”特点:
- 校内依托中医养生实训室和康复理疗中心,开展经络检测分析、中药炮制技术等22项实训项目;
- 校外联合河南翔宇医疗、高济医药连锁等企业,建立覆盖健康咨询、社区康复、养老机构管理的实习基地。学生需完成至少480课时的岗位实训,包括健康风险评估、中医特色疗法操作等核心能力考核。
师资队伍由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比30%的“双师型团队”领衔,包含临床医师、执业药师和健康管理师。例如李相中教授主持的《清肺化痰合剂对老年肺炎抑菌作用研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老年常见病用药指导》课程案例;闫文义教授开发的《人文环境养生学》模块,创新性融合生态学与中医养生理论。教学团队定期参与河南省中医药青苗人才培养项目,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同步更新。
就业方向呈现“医养结合”的多元化特征:
- 医疗机构:从事中医保健调理、康复治疗技术岗位,需掌握《老年综合能力评估》等技能;
- 健康产业:在智慧康养机构承担健康数据管理、养生项目策划,对应《健康大数据与信息管理》课程能力;
- 自主创业:通过《中医药市场营销》课程培训,可开设中医理疗馆或药膳食疗工作室。毕业生可考取健康管理师、保健调理师等5类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3%以上。
该专业的特色在于构建了“三维评价体系”:
- 知识维度:通过《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等课程考核理论掌握度;
- 技能维度:以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考核检验实践能力;
- 素养维度:依托校园健康宣传周、社区义诊服务等活动培养职业认同感。2024年省卫健委专家组评审指出,其课程设置精准对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对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的人才需求,特别是在慢性病管理和亚健康干预领域具有显著优势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