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理工职业大学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立足数字经济发展需求,深度融合传统会计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旨在培养兼具数据思维与财务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作为该校品牌专业和首批升本重点方向,该专业通过“学用结合、能力驱动”的培养模式,构建了覆盖基础理论、技术工具和行业场景的课程体系,并在校企协同育人方面形成显著特色。下文将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维度展开具体分析。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聚焦于培养掌握财务会计核算与管理会计分析双核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需具备企业经济业务核算、内部会计控制、财务大数据分析等实务能力,同时适应智能化技术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管理与税费申报工作。专业定位覆盖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及中介服务机构的多层次岗位需求,强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毕业生需在会计、审计、税务等岗位群中展现职业竞争力。
课程体系设计体现“理实一体”特征,核心模块包括:
- 数据分析技术类:涵盖Python基础、数据采集与处理、市场数据分析等课程,强化大数据工具应用能力
- 财务实务类:企业财务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智能财税等课程夯实会计基础技能
- 智能化工具类:会计信息系统、财务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等课程培养数字化工作能力
- 职业素养类: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等课程塑造合规意识
实践教学采用“三阶段进阶”模式:
- 校内实训:通过会计手工操作、电算化系统模拟及VBSE财务综合实训掌握基础技能
- 企业真账实操:引入会计师事务所真实业务数据,开展工业、商业、房地产行业专项实训
- 顶岗实习:在辽宁博宇麒会计师事务所、中国平安等合作单位完成职业能力转化
该专业在就业方向上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可从事:
- 传统财务岗位:企事业单位的出纳、会计核算、税务管理
- 数据分析岗位:金融机构的用户分析、风险建模与财务大数据可视化
- 专业服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助理、咨询公司的数据报告撰写近五年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初始薪资约2000-4000元/月,职业发展中后期可达5000-6000元/月。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方面,初级会计师职称、计算机等级证书构成就业竞争力双支柱。
专业建设亮点在于校企深度融合,与新道科技共建职场大咖说平台,引入正保集团线上教学资源,并设立会计大师工作室推动创新创业。实训环节采用智能化教学平台与标准化考核系统,实现机器人助教辅导与自动评分,这种“双主体三合作”培养模式有效缩短了课堂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差距。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