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师范学院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立足工学领域,以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该专业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强调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的教学理念,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实训体系,构建学生面向现代电气工程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以下从课程体系、专业特色、就业方向等方面展开分析。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构建了"宽口径、厚基础"的知识框架。基础理论课程包含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数理基础模块,夯实学生的科学素养;专业核心课程则聚焦电路理论、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工科主干内容。实践类课程特别强调工程制图、计算机控制系统、电气控制技术等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衔接产业需求。这种"理论-实践"螺旋上升的课程结构,有效支撑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特色突出工程应用导向与创新能力培育。教学过程中贯彻"精专业、强实践、重创新"原则,通过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实验,以及电气检测技术、PLC控制技术等实训项目,强化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创新教育方面,专业鼓励参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赛事,建立"以赛促学"机制,近年来学生在企业竞争模拟大赛、生命科学竞赛等活动中屡获佳绩。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可在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系统运维、智能装备开发等领域从事技术工作,近年就业数据显示约38%毕业生进入电网系统,25%选择升学深造。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强化职业技能培训,部分课程直接对接国家电网考试内容,同时设置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等考研重点科目支持继续教育。值得关注的是,该专业就业满意度达3.8分(满分5分),反映出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
从学科建设角度看,该专业虽未入选国家特色专业,但在校友会2025应用型专业排名中位列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在黑龙江省属院校中具有较强竞争力。师资团队注重工程背景,部分教师主持低共熔溶剂提取工艺优化等横向课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实验条件方面,建有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室、自动控制仿真中心等平台,支撑学生完成从电路设计到系统集成的完整训练。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专业学费标准为5000元/年,在同类工科专业中属于普惠性收费。对于有志于投身电气工程领域的学生而言,牡丹江师范学院通过模块化课程、阶梯式实训、双创教育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构建起从知识积累到职业发展的完整通道。其"重基础、强应用"的办学思路,尤其适合希望在东北地区工业升级中寻找发展机遇的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