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形成了艺科融合、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教学体系。该专业最早可追溯至1958年建校初期的"图案组",历经工业设计专业方向独立为专业的发展历程,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2021年获批设计学博士点。其核心培养目标是通过"专业+教研中心+研究所"的课题制架构,培养具备系统设计思维和整合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专业采用分阶段培养模式。一年级聚焦设计基础训练,包含解析与表达、构成与形式等课程;二年级进入专业基础教学,涵盖人机工程学、材料与工艺等核心课程;三、四年级则通过教研中心实现专业深化,学生可选择:1)生活设计中心(泛家居产品创新),2)系统设计中心(技术驱动型产品开发),3)服务设计中心(无形服务系统构建)。特色课程如CMF与产品系统设计将色彩、材料、工艺创新纳入产品开发全流程,服务设计概论则训练学生构建"有形产品+无形服务"的整合方案。
实践教学体系突出校企协同与真实项目驱动。以2024年《项目设计实践》课程为例,三个教研中心分别对接不同产业需求:生活设计中心与海外众筹平台合作开发泛生活方式产品,系统设计中心联合智能家电企业完成健康小家电全案设计,服务设计中心则为广州海事博物馆开发数字化导览服务系统。这种"在校理论学习+在地产业实践"的模式,通过6周96课时的高强度实训,完整覆盖市场调研、用户定义、原型制作等12个设计环节,最终产出可直接对接产业的设计方案。
师资队伍呈现多元化与国际化特征。专业现有教授/副教授占比64%,博士学历教师占比21%,同时聘请国内外高校专家及企业设计总监担任外聘导师。教学团队在智能产品、适老化设计等领域形成研究集群,近三年指导学生斩获红点奖、IF奖等国际设计奖项超400项。例如染织艺术设计方向开发的《"折"系列树脂玻璃家具》运用新材料创新工艺,获2023年欧洲产品设计金奖;服务设计方向的《"山野木偶艺术节"服务系统》将非遗传承与文旅融合,入选文化部重点扶持项目。
人才培养成效体现在就业竞争力与学术影响力双重维度。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98%以上,主要流向华为、美的等科技企业设计部门,以及方所、网易严选等新消费品牌。在学术领域,师生近三年发表CSSCI论文27篇,承担国家艺术基金项目5项,其"残健融合设计研究"成果被纳入广东省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这种"实践创新+学术引领"的双轨发展模式,使广美产品设计专业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稳居A+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