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学院数字经济专业作为中部地区首批获教育部批准的新兴本科专业,依托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产业升级需求,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学科交叉融合为核心,整合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等多领域资源,致力于培养具备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与经济分析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在2024年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该专业学生斩获佳绩,印证了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效性。
从培养目标来看,专业强调"三位一体"能力塑造:一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二是熟练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工具,三是具备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规划与实施能力。课程体系设置体现"双轮驱动"特色:理论课程包含《数字经济学》《平台经济学》等前沿学科,实践环节涵盖《区块链及应用》《数字经济案例综合实训》等产教融合项目。这种设计使学生在学习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时同步掌握Python数据分析技能,在探究数字产业化规律时能进行金融建模实操。
师资配置凸显"双师型"优势,16名专业教师中既有6名博士学者,也包括3名企业总经理。教师团队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等领域成果丰硕,近三年完成厅级以上项目20余项,撰写政府咨询报告7份。特别设立的数字金融产业学院,通过与中原银行、金智东博等机构合作,将金融科技最新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实验实训中心配备价值400万元的智能理财系统、国际商务谈判模拟平台,支撑学生开展1+X证书认证。
在学生发展路径上,专业构建了立体化成长通道:
- 竞赛培养体系:通过"挑战杯""互联网+"等赛事锤炼创新能力
- 双证书教育:毕业证与金融智能投顾等职业资格证书并重
- 升学就业双导向:毕业生既可报考应用经济学等硕士方向,也可进入金融机构或政府部门数据显示,近年该专业就业率保持96%以上,60余名学生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名校深造。
面对数字中国建设需求,新乡学院通过"四化融合"教学改革——即教学内容数字化、实践项目产业化、研究成果区域化、培养模式国际化,正在打造中原地区数字经济人才培养高地。这种将课堂学习与乡村振兴调研结合、理论研究与政府决策对接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掌握数据价值化原理的同时,积累真实的行业洞察力。随着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推进,该专业毕业生将在区域经济数字化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