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文理学院的广播电视工程专业立足电子信息领域,以"理论转化为技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核心理念,面向广播电视、通信和传媒行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该专业依托学校传媒工程学院的资源优势,强调"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匹配"的特色教学模式,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在西北地区传媒技术领域形成显著影响力。
专业培养的核心方向
该专业以培养具备数字电视技术、视音频处理和网络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课程体系覆盖电子信息与传媒技术的交叉领域。通过高等数学、信号与系统等基础课程夯实理论功底,结合广播电视工程技术、数字微波与卫星通信等专业课程强化技术应用能力。特别注重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培养,要求学生掌握从系统设计到运维管理的全流程技能。
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
课程设置采用"基础+专业+实践"的三层架构:
- 数理基础模块:包括大学物理、模拟电子技术等,占总学分30%
- 专业核心模块:涵盖数字电视原理、光通信与光网络等前沿技术课程
- 实践创新模块:通过广播电视工程实验中心的2577台设备开展项目实训,设置电子信息系统综合实训等实践环节。
教学过程中推行"三个对接"原则,与甘肃广电网络等11家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将舞台灯光控制、有线电视工程等产业需求融入课程设计。学生在大三阶段可参与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国家级赛事,近三年获奖超百项。
就业前景与发展通道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广播电视事业单位和通信类企业,从事系统设计、网络运维等工作。数据显示,起薪集中在5000-11000元/月,职业发展路径包括:
- 技术岗位:广播电视传输工程师、视音频处理技术员
- 管理岗位:广电网络项目经理、通信系统运维主管
- 深造方向:30%毕业生选择攻读信息与通信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等硕士研究生专业。
学院通过名硕科技、甘肃华天电子等校企合作平台,构建从实习到就业的直通渠道。2023届毕业生在省级广电单位的就业占比达45%,部分优秀学生进入长三角地区从事5G通信技术研发。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