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中国最早创办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重庆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自1954年创立以来,始终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卓越的教学实力立足西南、辐射全国。该专业不仅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级特色专业,更凭借其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及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点,构建起贯通本硕的人才培养体系。近五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多项省部级奖项的亮眼成绩,印证了其在师范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
专业优势与学科支撑
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学科建设与师资力量的双重加持。拥有32名教授和30名副教授组成的教学团队,其中包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重庆英才计划入选者等高端人才,形成2个省部级优秀教学团队。依托重庆市中国语言文学一级重点学科和中学语文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业构建了涵盖文学理论、语言研究、教学实践的三维课程体系。其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获奖率常年保持全国前列,学生主持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数量彰显实践创新能力。
课程体系与能力培养
专业课程设计强调学科基础与师范特色的深度融合:
- 语言模块: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夯实语言分析能力
- 文学模块:贯通中国古代至现当代文学史,辅以外国文学比较视野
- 教育模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结合微格教学实训,形成「教学设计-课堂实施-效果评估」闭环
- 实践创新:通过「三字一话」基本功训练、教育实习、师范技能竞赛等环节,强化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特别设立的卓越教师实验班实施小班化教学,引入语文教育专家驻校指导,形成差异化培养路径。
就业前景与发展通道
毕业生呈现多元发展格局:约60%进入以重庆「七龙珠」中学为代表的全国知名基础教育机构,20%考取公务员或进入文化宣传部门,另有15%选择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顶尖学府继续深造。专业独创的「三位一体」职业发展体系包括:
- 基础教育衔接:与30余所重点中学建立协同培养基地
- 学术进阶通道:设置本硕贯通培养计划,优秀学生可提前进入研究生阶段
- 国际拓展平台:依托学校孔子学院资源,提供海外中文教学实践机会
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
该专业始终将文化育人作为根本使命,通过「经典浸润人生」读书工程、嘉陵潮文学社等载体,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其开发的《创意写作》数字课程和应用写作精品课,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对接新时代语言服务需求。作为重庆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每年承担200余名在职教师研修任务,形成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良性互动的生态圈。
在人工智能冲击传统教育模式的当下,该专业正推进「智能+师范」改革,建设师范技能AI实训中心和数字写作实验室,以技术创新驱动人才培养范式转型。这种守正创新的发展路径,使其持续领跑中西部师范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