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自2015年设立以来,依托学校经管学科优势,构建了"计算机+微电子+通信"的跨学科培养体系。该专业以工学学士学位为培养导向,通过学科竞赛和产教融合强化实践能力,在省级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形成独具特色的工管融合培养路径。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专业聚焦物联网核心技术与应用开发,形成三层递进式课程结构:
- 基础层:涵盖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和操作系统,奠定计算机科学基础
- 技术层:设置传感器网络、RFID原理及应用技术、嵌入式系统等专业核心课程,强化物联网硬件开发能力
- 应用层:开设云计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开发综合实训等前沿课程,对接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产业需求。实践教学占比达40%,包含物联网设计综合实训和软件算法设计综合实训等特色环节。
培养模式突出"四位一体"育人理念:
- 知识融合:将电子信息工程与经管课程结合,开设会计电算化、电子政务技术与管理等交叉选修课
- 能力进阶:通过"课程实验+基地实习+综合实训+学科竞赛"链条式实践体系,近三年斩获150余项省级以上竞赛奖项
- 产教协同:与烟台海颐软件、中国电信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实施"企业定制"人才培养
- 双创赋能:设立计算机创客实验室,配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9届毕业生100%就业率印证培养成效。
就业版图呈现多元化特征:
• 技术研发岗:28%毕业生进入北京、上海科技企业从事嵌入式开发和移动应用开发
• 行业应用岗:在智能物流、金融物联网等领域担任系统工程师,合作单位涵盖国家电网、奇瑞控股等龙头企业
• 升学深造型:年均28%考研成功率,输送至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985高校
• 跨界管理岗:依托经管课程优势,毕业生在智慧城市管理、物联网项目管理领域展现竞争力。
专业发展紧扣国家战略,在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浪潮中持续升级培养方案。2023年新建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和混杂系统分析控制与决策研究所,为智能感知、边缘计算等前沿方向提供科研支撑。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78%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组建了10个科研团队,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变革同步迭代。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