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英语(师范)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百年师范教育底蕴,形成了"语言素养+教育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该专业可追溯至1959年开设的英语师范方向,2019年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构建了覆盖基础教育全周期的培养体系。2025届数据显示就业率97.83%,在江苏省中学英语教师招聘市场中占据40%的录用份额,其本-硕贯通培养与国际联合培养模式成为师范生教育的标杆。
学科根基与师资力量
专业植根于英语语言文学与教育学交叉学科群,构建"语言能力+教学技能+跨文化素养"三维知识架构。依托江苏省重点学科平台,形成理论奠基-微格实训-教育实习递进式培养链。师资团队中教授13人、副教授15人,71%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包含江苏省教学名师和全国"教师之星"特等奖获得者。教学资源涵盖智能语音实验室和虚拟仿真教学系统,配备2000万元设备支持全场景教学训练。
课程体系与培养特色
实施三阶能力锻造方案:
- 语言基础阶段:开设《综合英语》《高级读写》等18门核心课程,累计2800学时
- 教育深化阶段:设置《中学英语教学法》《教育心理学》等专业课程群
- 实践创新阶段:开发微格教学训练《名师工作室跟岗》等实战模块
培养体系突出五大创新:
- 双导师制:配备高校教授与中学特级教师联合指导
- 竞赛驱动创新:年均斩获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金奖
- 国际化学术:与美国韦尔斯利学院建立学期交换项目
- 动态课程更新:新增AI辅助教学与跨文化数字叙事选修课
- 资格认证贯通:同步获取教师资格证与剑桥英语教学能力证书
实践平台与教学成果
构建三大支撑体系:
- 基础教育联盟:签约南京外国语学校等50所实训基地
- 科研创新平台:运营二语习得实验室等8个科研载体
- 双创孵化中心:开发智能作文批改系统等15项专利
近年取得标志性成果:
- 学生专业四级通过率98%,八级通过率92%
- 青少年英语学习动机模型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 在SSCI期刊发表教研论文23篇
- 横向课题经费累计500万元
- 本科生团队设计的沉浸式语法教学方案落地12省示范中学
就业格局与职业发展
毕业生呈现四维发展路径:
- 中学教师型:65%入职省重点中学
- 教育管理型:20%进入教育局教研室
- 国际教育型:10%任职国际学校
- 学术深造型:5%赴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
行业数据显示:
- 中学英语骨干教师首年平均年薪15万元
- 国际课程主管五年薪资增幅180%
- 教研员岗位需求年增长25%
2025届毕业生参与的乡村英语教师赋能计划,累计培训教师1200人次,开发数字化教案300套,相关成果被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列为典型案例。
这种融合语言深度、教育温度与技术效度的培养模式,持续为基础教育输送卓越师资。建议学生构建"四维能力矩阵"(语言功底+教学设计+跨文化沟通+数字素养),考取TESOL国际教师资格,参与教育部强师计划项目,以应对教育数字化与核心素养导向的课改浪潮。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