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凭借其深厚的学科积淀和鲜明的应用型特色,已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装备制造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该专业不仅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更以6星评级位列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行列。依托智能制造产业升级需求,专业构建了"机械+智能+数字"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注重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特别是在产品智能化设计与制造领域形成独特优势。从课程设置到实践平台,从师资力量到校企合作,处处彰显着产教深度融合的办学理念。
在学科定位方面,该专业紧扣国家战略需求,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业与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发展。专业所属的机械工程学科是福建省重点应用型学科,2022年获批硕士学位培育单位,标志着学科建设进入新阶段。其核心任务是培养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理论与方法的复合型人才,能够胜任从产品设计、制造到系统集成的全流程工作。通过引入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前沿理念,专业课程体系深度融合了机械设计、智能控制与信息化技术三大模块,形成独特的"三维一体"知识架构。
课程体系设计突出工程实践导向,主干课程包括:
- 机械制图与CAD/CAM:构建数字化设计能力基础
- 液压与气动传动:培养流体动力系统设计思维
- 电气控制与PLC:强化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
- 智能制造装备设计:对接智能工厂技术需求
- 机器人技术应用:拓展智能装备集成能力特别设置的机械制造工艺学与智能制造系统仿真等课程,通过真实项目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2023年新增的增材制造技术模块,更是将3D打印等前沿技术纳入必修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资源堪称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省级智能制造产业学院,配备价值超亿元的实训设备。具体包括:
- 中央财政支持的智能制造实训基地
- 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证书培训中心
- 数控车铣复合加工中心
- 3D打印与逆向工程实验室
- 智能检测与物联网集成平台校企合作方面,与40余家龙头企业共建实践基地,实施"双导师制"培养。学生可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研发,在厦门厦工机械、泉州南方路机等知名企业完成累计1年的岗位实习,实现从课堂到车间的无缝衔接。
师资队伍呈现"双师型"特色,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6%,博士学历教师达14.3%,组建了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教师团队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级科研课题17项,近三年申请发明专利36件。产教融合成果显著,师生共同开发的智能仓储机器人系统已实现产业化应用,相关技术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学科竞赛方面,学生团队连续三年斩获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大赛一等奖,2024年更包揽机械类轻量化设计赛道冠亚军。
就业升学渠道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超过95%,主要流向三一重工、中国中车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部分进入华为智能制造事业部等科技公司。2023届毕业生中,考研录取率突破15%,多人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深造。值得一提的是,该专业与德国莱茵科斯特合作开设国际课程模块,为学生赴德攻读智能制造硕士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