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北地区能源产业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的煤矿智能开采技术专业紧密对接煤炭行业智能化转型需求,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该专业以三年制专科为主,围绕智能化采矿方法、智能设备运维、矿井安全管理等核心领域,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依托榆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区位优势,该专业通过产教融合模式,为区域经济输送了大量掌握智能开采机械操作、通风安全技术、生产组织管理等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着力打造具备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课程体系以智能化采煤方法为核心,贯穿自动化监测与控制技术、巷道施工与智能掘进技术等主干课程,同时设置AutoCAD实训、矿井智能通风实训等实践环节。特别注重将煤矿地质分析、矿压观测等传统采矿知识与智能采掘电气、物联网技术等新兴领域相结合,形成“传统工艺+智能技术”的双轨培养路径。
专业建设突出三大特色:
- 多学科融合:整合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安全工程等学科资源,开发跨领域课程模块
- 实践导向:拥有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和榆林市采煤工程研究中心,校内建成8大类16个实验实训室,覆盖采掘机械操作、智能通风系统调试等全流程场景
- 校企协同:与神东煤炭、陕煤集团等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实行“校内模拟实训+企业轮岗实习”的进阶培养模式
师资队伍呈现“双师双能”特点,32名教职工中包括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煤炭行业专家等具有实战经验的技术骨干。教学团队通过真实矿井案例教学,将井下支护工艺优化、智能采煤机故障诊断等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强化学生解决复杂工况的能力。
就业方向覆盖煤炭产业链关键岗位:
- 生产操作层:智能采煤机司机、掘进设备操作员等一线技术岗位
- 技术管理层:采掘区队技术员、通风安全主管等中坚力量
- 设备维护层:智能装备运维工程师、电气控制系统调试专员
- 行业拓展层:煤炭企业生产计划制定、安全评价等管理岗位
数据显示,毕业生在神东煤炭、中煤陕西榆林能源等大型企业的就业率达95%以上,部分优秀毕业生三年内可晋升至技术主管岗位。随着榆林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的战略推进,该专业人才需求持续旺盛,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智力支撑。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