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吉林建筑大学测绘工程通过"2+1+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贯穿四年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专业自2019年起与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行大类招生,依托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吉林省自然资源遥感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室,形成了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培养特色。毕业生经过五年工程实践可达到测绘专业工程师水平,就业方向覆盖城市基建、国土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国家重点领域。
在课程体系方面,专业设置凸显空间信息处理与工程应用双重导向。核心课程包含测绘学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原理与应用三大技术支柱,同时通过测量平差基础和变形观测等课程强化数据处理能力。特别设置的不动产测绘与工程测量学直接对接国土勘测、建筑施工等实际场景需求,形成"理论+场景化实践"的课程闭环。
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三年级全年专业实践环节依托吉林云信测绘、广州中海达等50余家合作单位,建立涵盖无人机测绘、三维建模等现代技术的实训体系。四年级分方向培养阶段提供智慧城市空间信息工程、地质灾害监测等特色方向选择,并配套云信奖学金、中海达奖学金等企业专项奖励机制。近五年数据显示,学生参与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38项,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70余项。
就业前景方面,专业毕业生在国家基础测绘领域占比35%,在城市建设施工单位就业占比达40%。主要雇主包括中建、中铁等央企,以及各省市勘察设计院。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学历受《华盛顿协议》成员国认可,为学生参与"一带一路"海外基建项目奠定基础。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约20%毕业生选择在测绘科学与技术、岩土工程等方向继续深造。
从学科支撑来看,测绘与勘查工程学院拥有3个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和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平台。实验中心配备无人机航测系统、三维激光扫描仪等价值4000万元设备,与长光卫星共建的产学研基地可开展卫星遥感数据应用研究。这种"教学-科研-产业"三位一体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参与国土空间规划、冻土监测等实际科研项目,实现从课堂到工程现场的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