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智能科技职业学院的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作为河南省三所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之一,近年来在传媒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该专业依托传媒学院的新媒体广播影视专业群,通过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适应数字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随着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的兴起,专业建设紧跟行业趋势,结合智能技术与艺术创作的双重维度,形成了独特的培养体系。以下将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就业方向等方面展开分析。
职业能力培养是该专业的核心定位。学生需掌握照相机、摄像机、灯光造型设备的操作技术,具备新闻摄影、人像摄影、商业摄影等多元场景的拍摄能力,同时通过影视剪辑、数字调色等课程强化后期制作技能。课程设置中特别强调分镜头设计和剧本解读能力,培养学生从创意构思到成片输出的全流程把控力。这种能力导向的培养模式,使毕业生能够胜任摄影师、摄像师、影视后期制作等岗位需求。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采用“基础+核心+拓展”的模块化结构:
- 专业基础课程:涵盖视听语言、摄影构图、图形图像处理,奠定美学与技术基础;
- 专业核心课程:聚焦商业摄影、影视灯光造型、纪录片创作,强化实战技能;
- 专业拓展课程:引入无人机航拍、达芬奇调色系统、影像特效制作等前沿技术,拓展职业边界。这种课程架构既保证了传统摄影摄像技能的扎实训练,又融入了H5动画制作、短视频创作等新媒体技术,契合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
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凸显产教融合特色。学院配备摄影实训室、融媒体中心、直播实训室等现代化设施,其中特种摄影设备如摇臂、轨道车、无人机等硬件投入,使学生能直接接触行业尖端工具。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学生可参与真实商业拍摄案例,例如与河南兰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合作中,完成从策划到执行的完整项目周期。这种“做中学、学中创”的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专业在就业竞争力塑造上具有三大优势。首先,职业证书体系包含数字影像处理师、新媒体编辑师等认证,提升就业含金量;其次,行业对接覆盖影视广告、新闻媒体、电商直播等领域,2025年培养方案新增AI视频策划模块,瞄准智能影像处理新赛道;最后,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鼓励学生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作品孵化,近三年毕业生在省级摄影赛事中获奖率达27%。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在郑州影视产业基地的入职率连续两年超过85%。
面对传媒行业的快速迭代,该专业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保持领先优势。2024年专家评审中提出的数字创新赋能艺术行业理念已落地实施,例如在《影视照明基础》课程中增加智能灯光控制系统实训,在《商业摄影》教学中引入虚拟影棚技术。这种将智能技术与艺术创作深度融合的教学改革,使学生在掌握传统技艺的同时,具备应对元宇宙影像制作、AI生成内容等新兴领域的技术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