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智能科技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立足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趋势,紧密对接河南省"文化创意+科技创新"战略布局。该专业通过"产教融合、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覆盖智慧景区运营、文旅大数据分析、沉浸式旅游体验等前沿领域的教学体系。学生在2024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研学旅行"赛项中获省级三等奖,凸显实践教学成果。以下从行业前景、课程体系、培养特色等维度展开解析。
数字化文旅人才需求成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导向。随着2025年在线旅游交易规模突破2万亿元的预期,课程体系深度融入智慧景区管理和文旅大数据分析模块。专业设置《旅游新媒体营销》《旅游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字技术进行目的地运营和营销策划的能力。校企合作单位涵盖洲际酒店集团、河南中原铁道旅游集团等头部企业,通过真实项目实训实现教学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三阶递进"课程结构构成专业培养骨架:
- 基础理论层:包括《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基础》《中国旅游文化》,建立文旅产业认知框架
- 技术应用层:设置《旅游策划理论与实务》《旅游新媒体营销》《CAD制图》,强化数字化工具操作能力
- 实践创新层:通过沉浸式旅游体验开发实训、研学旅行项目设计,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特别开设《专业英语》课程模块,包含旅游英语听说训练和学术文献翻译,提升学生涉外服务与科研能力。
岗课赛证融通体系彰显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将导游资格证、"1+X"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证书考核标准融入日常教学,开发《旅游职业礼仪》《旅游政策与法规》等职业素养课程。实践环节设置包含景区服务情景模拟、酒店数字化管理系统操作等23个实训项目,配套建设文旅大数据分析实验室和智慧旅游模拟沙盘。学生可通过参与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等赛事,积累项目策划与执行经验。
双元育人模式构建校企协同生态圈。与南阳致客网络科技等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实施"企业导师进课堂+学生跟岗实习"的交替培养机制。合作企业深度参与《旅游数字营销》《文旅IP开发》等课程建设,将真实工作场景转化为教学案例。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在智慧景区讲解员、文旅大数据分析师等新兴岗位中展现出较强竞争力,近三年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专业持续优化"文旅+科技"复合能力培养路径。针对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技术在文旅场景的应用趋势,增设《沉浸式体验设计》《文旅数字孪生技术》等选修模块。教师团队包含省级教学名师和行业专家,采用案例教学法解析少林寺、龙门石窟等世界级文旅IP的数字化运营经验。这种培养策略使学生在就业时可选择传统旅行社管理、新型文旅科技公司、自主创业等多元发展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