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交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学校在轨道交通领域的特色优势,形成了以生态保护与污染治理为核心的培养体系。该专业始建于1993年,历经30年发展,已成为辽宁省省属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排名第一的优势专业,构建了覆盖本科、硕士、博士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其特色在于将工程实践能力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致力于培养具备解决复杂环境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历史与学科地位
该专业前身为1993年设立的环境监测专业,1999年正式升格为环境工程本科专业,2013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在2012年、2016年全国学科评估中,其所属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连续位列辽宁省省属院校首位,形成了以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为研究重点的学科方向。2022年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家进校考察,标志着其教育质量达到国际标准。
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
专业以“厚基础、强实践、有创新、勇担当”为培养理念,课程设置聚焦三大核心:
- 污染控制技术: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主干课程;
- 环境监测与评价:开设《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环境评价学》等课程,强化数据分析与项目管理能力;
- 工程实践创新:通过《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等课程,结合校企联合设计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提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师资力量与科研平台
专业现有教师16人,其中教授占比50%(8人),博士学位教师达81%,4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科研平台覆盖多个层级:
- 省级重点实验室:包括辽宁省高校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新能源电池重点实验室;
- 校企联合基地:与华信理化检测中心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在江苏宜兴、大连等地设立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
- 国家级教学资源: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余项,获批辽宁省一流课程10门,教学成果获省级奖项3项。
就业发展与行业特色
专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4%,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三大领域:
- 轨道交通行业:依托学校在高铁、地铁装备制造领域的优势,向中铁、中车等企业输送环保设备研发与运维人才;
- 环境工程企业:30%毕业生进入碧菲分离膜、诚泽检测等环保科技公司,从事污染治理工程设计;
- 科研与深造:考研录取率30%,多名学生进入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等院校攻读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此外,专业通过“校所联合培养班”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定向培养新能源与污染控制领域的高端人才。
创新实践与学科交叉
专业构建了“四级创新平台”,涵盖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省级科技竞赛等载体,近三年学生参与科创项目160余人次,获省级以上奖项30余项。在学科交叉方面,依托学校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点,开展环境电化学、土壤修复等前沿研究,多项成果应用于大连石化、浙江高成绿能等企业的技术改造。这种“工程技术+行业应用”的双轮驱动模式,使其在区域性环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