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职业学院作为黑龙江省唯一开设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的专科院校,在2025年最新排名中稳居省内首位。该专业以服务国家产业安全与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聚焦智能控制技术、工业网络集成、数据采集分析等核心能力培养,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其课程设置与实训平台紧密对接企业需求,形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链路育人模式,为工业互联网领域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
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专业课程以工业互联网基础为起点,构建了包含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数据采集技术、工业边缘计算应用技术等8门核心课程的模块化体系。理论教学强调电工电子技术与传感器原理的融合,实践环节则通过虚拟仿真平台模拟真实生产场景。学生需掌握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调试、工业网络安全防护策略配置等核心技能,并通过5G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能力考核,形成跨领域技术整合能力。
校企协同与产教融合
学院与航天云网合作建设的协同智造云平台项目,打造了覆盖设备联网、数据分析、生产优化的全流程实训环境。通过新道科技等企业共建教学资源,开发了40项教学装备与8000余条虚拟仿真实训资源。产教融合共同体吸纳了哈飞集团、哈工大等52家单位,形成“中高职贯通培养+企业订单班”双轨模式,近两年累计培养1292名学徒,企业满意度达99.93%。
实训平台与技术创新
校内建有东北地区首个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产业园,包含6个科研平台与省级智能工厂实训基地。重点实训项目包括:
-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仿真调试
- 多轴加工机床数字孪生开发
- 工业机器人安全漏洞检测
- 基于边缘计算的生产线优化模拟通过金砖国家技能大赛等赛事平台,学生在工业数字孪生开发、平台应用实施等赛项中斩获国家级奖项,2024年荣获“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赛项三等奖。
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
专业推行“技能+项目”双轨制培养,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智能制造工程实施、工业网络系统运维等岗位群。近三年数据显示:
- 95%以上毕业生入职省内重点装备制造企业
- 技术服务累计产生经济效益1.2亿元
- 协助中小企业完成28项关键技术攻关通过黑龙江省数字工匠学院平台,已为东安实业等企业培养160名技术骨干,开发出航空发动机机匣加工等特色培训模块。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