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小学教育专业是该校师范类重点专业之一,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依托学校百年师范教育底蕴,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突出全科教学能力和师德素养的双重塑造。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置和多样化的实践平台,着力解决小学阶段对综合型师资的需求痛点,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在培养目标方面,专业聚焦于培养能胜任小学多学科教学的全科教师。学生需掌握语文、数学、英语等核心学科的教学法,同时具备音乐、美术、计算机等跨学科教学能力。课程体系包含汉语基础、高等数学、综合英语三大基础模块,以及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等专业核心课程。特别设置的教师规范课程,将师德培育贯穿于师范生培养全过程,通过案例教学强化职业认同感。
实践教学体系呈现阶梯式设计:
- 基础技能训练:包括三笔字(钢笔/粉笔/毛笔)、简笔画、课件制作等师范生基本功训练
- 微格教学实训:借助现代化教学实验室开展模拟授课,通过录像回放进行教学反思
- 教育见习:大二开始进入合作小学进行课堂观察,累计不少于120学时
- 教育实习:大三安排为期18周的顶岗实习,全面参与班级管理和教学活动
该专业注重就业竞争力培养,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江西省及周边地区的小学教育系统。近年数据显示,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3%以上,其中约65%毕业生通过教师招聘考试进入公立学校,另有20%选择民办教育机构或教育培训行业。学校与189个教育实践基地建立合作,在赣南地区形成稳定的就业网络,部分优秀毕业生已成长为小学骨干教师。
在教学创新方面,专业引入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建立"反向设计"课程体系:
- 根据小学新课标要求确定毕业生能力指标
- 分解形成课程目标矩阵
- 开发模块化教学项目
-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例如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采用PBL教学法,要求学生设计完整的跨学科活动方案,并通过校内试讲、基地实践双重考核。
专业建设还体现三大特色优势:
- 全科培养与特长发展结合:在保证全科教学能力基础上,设置音乐、美术等选修模块,支持学生发展个人专长
- 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开设智能教育技术课程,培养教师运用数字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能力
- 乡村教育定向培养:与地方教育局合作实施"定向师范生"计划,为乡村小学输送"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师资力量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该专业持续优化培养方案,2024年起新增劳动教育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块,响应"五育并举"政策要求。对于有志于从事小学教育的考生而言,这里提供的系统化师范训练和丰富实践机会,为其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