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旅游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作为广西高校优质专业建设项目和首批校级一流专业,自2002年创办以来始终立足互联网发展趋势,形成了"互联网+商务"的交叉学科特色。该专业依托学校旅游管理学科优势,构建起覆盖电商运营管理、跨境电子商务、新媒体营销等领域的培养体系,2024届毕业生在租赁和商务服务行业的就业占比达16.20%,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适应能力。其人才培养模式既注重理论教学又强调实践创新,值得从以下维度深入解析。
在专业建设与学科支撑方面,该专业依托世界旅游组织(UNWTO)旅游教育质量认证的办学优势,深度融入广西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战略。作为广西一流学科--旅游管理的重要参与单位,专业建设获得应用经济学重点学科及数字经济研究院等平台支撑,2021年起开设的《基础会计学(旅游)》自治区级一流课程,有效强化了学生在旅游电商领域的专业素养。教学团队中教授占比8.3%、博士占比25%的师资结构,为"商务与技术融合"的课程体系提供保障。
培养体系的核心架构围绕"3年校内学习+1年校外实践"的产教融合模式展开:
- 理论课程构建管理学+经济学+信息技术三位一体的知识框架,涵盖《电子商务项目管理》《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等前沿课程
- 实践教学通过校内外双平台推进,校内建有电子商务直播实训基地等10个实验室,校外与深圳跨境电子商务实践基地等企业深度合作
- 创新能力培养突出互联网思维训练,学生近年在"互联网+"大赛中斩获3项区级银奖,形成以电商产品设计与管理为核心的竞争力
就业竞争力培育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可在政府部门从事电子商务规划与开发,在企事业单位承担网店运营、跨境电商等实务,或通过3.13%的考研率继续深造。专业特别强化旅游行业适配性,设置《旅游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等特色课程,使学生在OTA平台运营、旅游大数据分析等细分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数据显示,2024届毕业生在信息传输和软件技术行业就业占比12.56%,印证了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成效。
该专业通过梯次化实践教学体系持续提升培养质量,硬件方面配备VR虚拟仿真实验室等先进设施,软件层面建立覆盖专业见习、顶岗实习的实践链条。与申万宏源证券、桂林银行等建立的校企合作,使学生在真实商业场景中掌握数字营销、智能财务等实战技能。这种"理论奠基+实战强化"的培养路径,正是其毕业生就业率保持93.21%(专科)和83.28%(本科)的关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