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学院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国家大力扶持的新兴领域,依托“育护养管融合”培养理念,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体系。该专业聚焦0-3岁婴幼儿成长需求,注重卫生保健、早期教育、健康管理三大核心能力培养,通过校企合作、技能认证、竞赛实践等多维度路径,致力于培育兼具爱心与专业素养的托育人才。在2025年招生计划中,其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展现出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以德技并修、全面发展为核心,强调“会育、知护、善养、能管”四维能力培养。学生需掌握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营养膳食管理、疾病预防等知识,同时具备回应性照料、游戏活动设计、机构运营等实践技能。培养目标直指行业痛点,旨在解决双职工家庭育儿难题,通过医育结合特色课程,强化急救处理、健康监测、家园共育等职业能力。
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
课程设计采用“三线并进”框架,整合三大模块:
-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婴幼儿生理基础、心理发展、托育政策法规,构建科学照护的知识根基;
- 核心技能课程:聚焦婴幼儿游戏实施、行为观察、伤害预防,融入母婴护理师、育婴师等职业资格认证内容;
- 实践拓展课程:通过钢琴、美术、舞蹈等艺术类课程提升综合素质,结合托育机构管理实务强化运营能力。教学模式推行“课岗证赛融通”,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托育中心联动,实现从模拟照护到真实岗位的无缝衔接。
就业方向与行业对接
毕业生可胜任四大类岗位:
- 保育服务岗:在幼儿园、托育机构从事生活照料、安全保障、健康监测;
- 教育指导岗:担任早教机构课程开发师、家庭教育顾问;
- 管理运营岗:参与托育中心品牌策划、资源配置、质量控制;
- 健康管理岗:进入儿童医院、保健机构负责营养评估、疾病预防。商丘学院与商丘市婴幼儿托育服务中心、第六人民医院共建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急诊转诊、健康体检、课程研发等实战场景。
专业特色与创新路径
该专业的差异化竞争力体现在三个方面:
- 医教协同机制:依托医院资源开设儿科护理、急救处理课程,建立健康数据跟踪系统,实现“托育+医疗”双轨服务能力;
- 数字化赋能:引入智慧托育管理系统,训练学生运用信息化工具进行行为记录、营养配餐、安全监控;
- 终身学习体系:通过1+X证书制度(如幼儿照护、营养师),对接高职本科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构建学历与技能双提升通道。2025年双选会数据显示,毕业生在家园共育方案设计、个性化早教课程开发等领域展现突出竞争力,签约率达93%。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