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园林专业创办于1982年,是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省级特色专业,入选扬州大学特色专业品牌化建设工程。该专业以服务美丽中国建设为导向,构建"本-硕"贯通培养体系,近五年平均年终就业率达100%,毕业生升学率超40%,其中10%获免试攻读硕士资格。学生团队开发的《智慧园林养护系统》获全国农林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
一、学科平台与师资力量
该专业形成"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培养体系,具备三大核心优势:
- 学科建设:
- 依托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跨学科平台
- 配备数字农业研究中心和智慧农业实验室,设备总值超5000万元
- 师资团队:
- 教授/副教授占比45%,含国家林草局创新团队和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
- 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中国园林》发表论文20余篇
- 国际拓展:
- 与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建立"3+1+1"本硕贯通培养项目
- 定期举办国际园林学术论坛,年均发表国际论文15篇
二、课程体系与能力锻造
构建"三层能力培养模型":
- 基础理论层:
- 园林树木学(96学时)解析植物群落配置原理,园林设计原理课程建立空间美学认知体系
- 生态学基础实验验证景观生态服务价值
- 专业技术层:
- 园林工程模块掌握AutoCAD三维建模技术,开发BIM景观施工模拟系统
- 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完成城市口袋公园改造方案
- 实践创新层:
- 在瘦西湖景区完成48课时现场测绘,参与大运河博物馆景观提升工程
- 研发的《古树名木智能监测装置》获实用新型专利5项
三、培养特色与教学创新
实施"三驱联动"育人机制:
- 校地协同:
- 与扬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共建20余个实践基地
- 为茱萸湾风景区设计生态修复方案,植被覆盖率提升25%
- 竞赛创新:
- 近五年获"挑战杯"全国特等奖等国家级奖项15项
- 《海绵城市雨水花园设计》作品入选全国高校教学案例库
- 数字赋能:
- 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开发AR园林设计辅助系统
- 参与的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项目获国际竞赛金奖
四、就业前景与职业发展
形成"三维发展通道":
- 规划设计领域:
- 任职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创设计师,主导长三角生态廊道规划
- 在华建集团完成超大型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
- 工程管理方向:
- 晋升中建八局项目经理,管理20万平米市政公园建设项目
- 实施的古建筑修复工程获评国家文物保护示范项目
- 学术研究路径:
- 校友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研究成果发表于《Landscape Ecology》
- 2025届硕士生李想论文入选国际景观建筑师联盟大会
该专业通过"数字景观创新工坊"推动教学改革,2024届毕业生研发的《智慧古树养护系统》已应用于扬州古城保护工程。建议考生强化手绘表现与生态分析能力,提前掌握SketchUp建模技术与GIS空间分析工具,重点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智慧园林管理等前沿领域。需注意报考时需提交美术基础作品集,且要求具备较强的户外调研适应能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