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园艺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品牌专业,依托百年农科积淀与综合性大学优势,形成了"理论筑基-实践创新-产教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张謇先生创办的通海农学堂,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24年软科专业排名位列全国前15%,近五年就业率稳定在99%以上,构建了"学术研究-产业应用-国际拓展"三位一体的育人路径。
学科建设与培养特色
专业建设展现三大核心优势:
- 百年学科积淀:全国首家设立园艺专业(1982年),拥有园艺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设置果树」「蔬菜」「观赏园艺三大方向,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学科架构
- 产教融合机制:与上海星辉蔬菜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共建实践基地,实践学分占比达25%,年均开发智能温室管理」「园艺产品营销策划等实战项目200余项
- 国际双轨培养:实施"3+1+1"本硕连读项目,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联合培养,学生可获扬州大学学士学位+海外硕士学位,学费享受政府专项补贴。
课程体系与能力构建
实施三阶递进式培养路径:
- 理论基础强化:
- 必修《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等16门核心课程,配套SPSS数据分析」「CAD制图实训等数字化模块
- 通过果树嫁接」「蔬菜无土栽培实验构建专业认知框架
- 专业技能深化:
- 分方向研修《设施园艺学》《园林规划设计》《园艺产品采后生理》,采用虚实结合教学法操作智能温室环境控制系统」「植物工厂LED补光系统
- 年均产出新型草莓立体栽培架」「社区花园改造方案等创新成果150项,部分获挑战杯全国金奖
- 产业实践突破:
- 在福建大剧院」「苏州园林设计院完成6个月岗位实训,参与非遗园艺技艺传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实战项目
- 毕业设计需通过校企双盲审,30%作品应用于乡村振兴示范项目。
师资力量与科研支撑
构建"学术+产业"双轨师资体系:
- 学术阵容:拥有教授23人」「副教授23人,团队包含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余项
- 硬件平台: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智能农业重点实验室,配备人工气候室」「高通量植物表型组平台等设备总值超5000万元
- 成果转化:研发的畲族民歌数字化保护技术应用于10个传统村落,设施蔬菜连作障碍防控技术推广面积达50万亩。
就业前景与职业发展
毕业生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
- 园艺生产领域:45%进入中粮集团」「百果园等企业,从事品种研发」「智慧农场管理,起薪8-12万元/年
- 景观设计方向:30%任职东方园林」「苏州金螳螂,主导生态园区规划」「城市立体绿化项目
- 公职与深造:15%考入农业农村局」「园林局等事业单位,10%进入中国农业大学」「瓦赫宁根大学攻读硕士。
该专业通过"传统技艺-现代科技-产业需求"三维培养体系,持续为乡村振兴输送复合型人才。建议考生强化植物认知能力」「创新设计思维」「跨学科实践能力三项核心素养,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农业创新创业大赛」「花园建造节」。需注意课程包含40%生物类」「30%工程技术类」「30%管理类内容,要求具备生物学基础」和户外实践适应力」,部分实训涉及高温大棚作业」「田间病虫害调查**。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