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现代职业学院作为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唯一的高等院校,其应用外语专业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定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下设应用外语(波斯语)和应用阿拉伯语两大方向,通过语言能力与跨文化素养的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复合型外语人才。下文将从专业建设、教学模式、国际合作等角度展开分析。
在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方面,学院的应用外语专业注重语言基础与实务能力的结合。以波斯语方向为例,课程分为语言基础、文化拓展与职业应用三大模块,核心课程包括基础相应语、高级相应语、报刊选读、商务翻译等。阿拉伯语方向则强化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开设阿拉伯社会与文化、伊斯兰文化等特色课程。两类专业均配备同声传译室、语言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支持“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
教学模式创新是该专业的突出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 中外联合教学:波斯语专业由伊朗外教与留学归国教师联合授课,阿拉伯语专业引入埃及外教团队,形成“本土+国际”师资结构。
- 小班化培养:采用25人以内小班制,实施“课业督导+个性化辅导”机制,确保语言技能突破。
- 赛事驱动机制:组织学生参与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外语演讲比赛等赛事,近三年在省级以上竞赛中斩获28项奖项。
国际化培养路径是该专业对接“一带一路”需求的核心策略。学院与埃及、伊朗、马来西亚等国的12所高校建立“2+2”本科衔接项目,学生可通过学分互认进入坦塔大学、穆斯塔法国际大学等院校深造。以2019届波斯语毕业生为例,超过60%选择赴伊朗留学,部分进入中资企业驻外机构担任翻译或商务专员。这种“语言+行业”双轨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在跨境电商、国际工程等领域展现竞争力。
在就业与升学层面,专业构建了多元出口通道:
- 国内就业:依托校企合作基地,向义乌外贸企业、陕建集团迪拜分公司等输送商务翻译、跨境运营人才,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达86%。
- 学历提升:通过甘肃省专升本考试进入西北民族大学等本科院校,或参与“2+3”硕士联合培养项目赴海外攻读学位。
- 自主创业:部分毕业生在迪拜、广州等地成立外贸公司,利用语言优势开拓中东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该专业在师资建设上持续发力,现有双师型教师占比100%,其中波斯语方向教师团队主持完成3项省级课题,编写《波斯语商务会话》等校本教材。这种“教研反哺教学”的机制,保障了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动态衔接,为“语言服务产业”培养了大量实践型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