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立足行业前沿,围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及管理技术、驱动电机控制等核心技术,构建了覆盖研发、制造、检测、维修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江苏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650”产业体系背景,与比亚迪、敏安电动汽车等企业深度合作,通过“现场工程师”项目实现产教融合,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课程设计突出“理论+实践”双轨并行,校内建有专项实训室和综合实训基地,校外联动企业提供岗位实习资源,形成“岗课赛证”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聚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调工匠精神与信息素养的双重塑造。学生需掌握新能源汽车底盘、动力系统、电气技术等核心知识,具备整车装调、质量检验、故障诊断等实操能力。例如,通过新能源汽车试验技术课程,学生可参与动力电池性能测试与整车控制系统的仿真实验,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此外,专业引入保时捷、玛莎拉蒂等高端品牌职业标准,融入智能驾驶和车路协同技术模块,提升学生技术适配性与行业竞争力。
课程体系以模块化和场景化为特色,分为基础课与核心课两大层次:
-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汽车文化、新能源汽车构造、C语言程序设计等,夯实机械制图与电子技术基础。
- 专业核心课程:涵盖动力蓄电池管理、驱动电机控制、整车控制技术等八大模块,结合虚拟仿真软件与实车拆装训练,强化技术应用能力。例如,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要求学生掌握高压系统安全操作规范,并能利用诊断设备完成典型故障排查。
实践教学资源方面,学院投入近2800平方米实训场地和800万元设备,建成安全防护实训室、能量管理系统实训室等专项实验室。校企合作方面,与比亚迪共建制造实训中心,与敏安合作试验中心,提供整车装调、充电设备检测等真实生产场景。学生还可考取新能源汽车装调与测试、电动汽车高电压系统评测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
- 制造端:从事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装配调试、性能试验、生产管理;
- 后市场:进入特斯拉、蔚来等品牌服务中心,担任维修技师、技术总监;
- 新兴领域:参与充电设施运维、车联网技术开发等岗位。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2041万辆,预计2030年将突破8000万辆,人才需求持续井喷。
对于报考者,建议关注以下动态:
- 单招政策:2025年计划扩招至1300人,新增现场工程师班面试环节,录取综合成绩由语数外笔试(270分)和职业适应性测试(30分)构成;
- 学习准备:需强化电子技术基础与机械制图能力,提前熟悉高压系统安全规范等实操要点。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