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社会工作专业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重点建设学科,聚焦基层社会治理人才培养需求,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三年制专科为基础,面向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专业人员等职业领域,培养具备服务策划与实施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置和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掌握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核心技能,同时依托长春市职教园区资源优势,形成独特的育人模式。
在专业定位上,该专业强调"工匠精神+信息素养"的双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涵盖社会调查方法、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等理论课程,以及智慧社区平台应用等数字化工具训练。通过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等课程,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社会问题的复杂性,而社会工作专业写作模块则强化实务文书撰写能力,确保毕业生既能适应传统社区服务场景,又能胜任社会组织项目管理等新型岗位需求。
实践培养方面,专业构建了"3+1联合培养机制",与长春市益友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促进中心等20余家单位建立产教融合基地。学生需完成包含社区需求评估、服务项目执行等环节的岗位实习,例如参与"三长+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治理新模式实践,这类活动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校内外实训内容覆盖从个案介入到政策宣传的全流程,确保学生掌握资源链接、服务评估等核心职业能力。
就业前景方面,毕业生可在民政部门、工会组织及公益团体从事服务策划与管理工作,近年国家出台的《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政策,为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数据显示,2024年该专业单招录取最低分317分,计划招生40人,学费标准为5000元/年。学校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等渠道提升学生竞争力,例如师生团队曾获"大学生讲思政课"国赛三等奖,展现了专业教学成果。
专业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师资结构多元,专兼职教师中包含高级社工师、心理咨询师等双师型人才,特聘智库专家强化教学深度;二是课程思政融合,通过"行走的思政课"等活动将价值观培育融入专业教育;三是区域服务导向,紧密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需求,开展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等社会服务项目。这种"教-学-用"闭环体系,使该专业成为吉林省基层社会治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