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师范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自2007年创办以来,始终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核心理念,构建了"产学研训相结合,教学做练一体化"的培养体系。作为河南省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单位,该专业通过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河南云和数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聚焦工业软件设计领域,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目前在校生规模达1607人,拥有专职教师64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43.7%,为专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在培养方案设计上,该专业强调工程实践能力与复杂问题解决能力的同步提升。核心课程体系包含:
- 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Java语言)
- 软件工程核心理论(软件体系结构、软件测试基础)
- 工业软件专项模块(工业软件设计与开发、嵌入式设计)
- 计算机系统课程(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
特别设立的工业软件设计方向,针对智能制造产业转型需求,新增现代控制理论、智能车辆软件开发等特色课程,使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精准对接。
专业建设突出三重融合机制:
- 校企资源融合:与华为共建实验室,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
- 教学研训融合: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年均开展500+课时实训
- 竞赛育人融合:组织学生参与ACM程序设计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近年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0余项
就业导向培养成效显著,毕业生主要流向:
- 软件企业(占比45%):从事系统开发、测试运维
- 智能制造领域(占比30%):承担工业软件设计与优化
- 企事业单位(占比25%):进行信息化建设与项目管理数据显示,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2.3%。
该专业在河南省内率先构建"3+1"培养模式,即三年理论教学加一年企业实践。实践环节包含:
- 第二学年暑期:企业认知实习(120课时)
- 第三学期:项目化课程设计(Hadoop大数据平台应用等)
- 第四学年:华为云开发工程师认证培训+毕业设计
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积累3-5个完整项目经验,部分优秀学生参与开发的智慧电力调度系统已在商丘电网投入实际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建设团队近年来取得显著成果:
- 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省部级项目8项
- 开发省级规划教材4部
- 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平台3个
- 教师团队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这些成果为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撑。
通过分析培养方案可见,该专业特别注重工程伦理教育与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在《软件项目管理》等课程中设置敏捷开发实战模块,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从需求分析到产品交付的全流程。这种训练模式使毕业生在华为OD(外包开发)岗位适应性测评中通过率高达87%,显著高于同类院校平均水平。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