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河南省首批职业教育特色院校,近年来在专业设置上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将绿色低碳技术作为重点发展专业之一。该专业依托学校"产教融合、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紧密对接河南省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与驻马店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构建了覆盖低碳技术全链条的教学体系,为区域产业转型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从课程设计到实践平台,从师资建设到就业布局,该专业展现出鲜明的职教特色与时代性。
在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上,该专业聚焦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污染控制三大方向,致力于培养掌握无废工艺设计、能源效率评估、环境监测技术等核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以《清洁生产技术》《碳排放核算与管理》《环境工程原理》等理论课程为基础,融入虚拟仿真技术和5G+VR教学系统,通过三维建模还原污水处理厂运营、工业废气净化等场景,增强教学沉浸感。这种"理论+数字化"的课程架构,使学生在掌握传统环保技术的同时,能熟练运用智慧监测、大数据分析等新型工具。
实践教学体系呈现三个显著特征:
- 产教融合深度化:与9个产业园区共建25个现场工程师学院,学生在校期间即参与企业技改项目
- 设备配置前沿化:配备智能分拣技术应用实验室、能源互联网实训平台等省级科研设施
- 认证考核多元化:推行"1+X"证书制度,衔接碳排放管理员、清洁生产审核师等职业资格认证
学校通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强化专业支撑,246名教师具备企业实践经验,其中省级骨干教师18人,组建有黄大年式教学团队。师资团队不仅承担省级工程研究中心项目,还开发出《杨靖宇精神与生态保护》等特色思政课程,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环保育人素材。这种将工匠精神培育与生态文明教育相融合的模式,塑造了独特的教学品牌。
在就业布局方面,专业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三大领域:
- 石油化工企业的清洁生产技术改造
- 市政环保部门的污染源监控系统运维
- 新能源企业的碳资产管理近三年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部分学生通过"3+2"专本衔接进入碳储科学与工程等本科专业深造。学校建立的"实习-就业-创业"一体化服务平台,与天方药业、昊华骏化等本地龙头企业形成人才共育机制,实现教学标准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值得关注的是,该专业正积极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路径。作为教育部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单位,其开发的"智慧课堂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全覆盖,学生可通过AR交互系统模拟工业废水处理流程,运用物联网技术远程操控校内光伏发电设备。这种将数字孪生技术融入专业实训的创新实践,使驻马店职院的绿色低碳技术培养体系走在全省职教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