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辽宁省首批开设工业互联网技术的高职院校之一,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将该专业纳入智能装备与信息系重点建设方向。专业围绕PLC应用技术、工业网络架构设计、智能设备集成三大核心能力培养,依托中软国际、信华信等头部企业的产业学院资源,构建了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其课程体系紧密对接工业互联网工程实施与智能制造运维等岗位需求,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
课程体系与专业定位
专业课程以工业网络技术为核心,设置单片机程序设计、PLC应用技术、工业数据采集与处理等主干课程,同时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云计算技术等前沿内容。根据网页6的研究,课程设计强调虚实结合,通过虚拟仿真软件模拟工业场景,解决传统实训设备不足的痛点。例如,工业互联网通信协议教学中采用罗克韦尔自动化的真实设备案例,帮助学生掌握Modbus、Profinet等主流协议的应用。
教学模式与校企合作
学院采取"双主体"育人模式,与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安全应急管理产业学院共建实训基地:
- 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投入6000万元,配备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器等设备
- 实施"现代学徒制",学生可进入天津迅腾等企业参与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项目
- 引入企业工程师驻校授课,将设备远程运维、工业大数据分析等企业真实工作流程融入课堂
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专业构建三级递进式实践体系,覆盖从基础技能到综合应用的完整链条:
- 基础实训层:通过金工工艺、电工工艺课程掌握设备操作规范
- 专项技能层:在工业互联网综合实训室完成网络拓扑设计、组态软件开发
- 创新应用层:参与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智能化改造等横向课题,2025年招生简章显示该专业学生已在风电设备智能监控领域取得专利成果
职业发展路径
毕业生主要面向工业互联网系统集成商、智能制造企业,从事网络运维工程师(占比35%)、工业数据分析师(28%)、智能产线调试员(22%)等岗位。学院与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共建中柬数字经济学院,提供"3+2"专本贯通培养通道。据网页8显示,专业负责人尹涛副教授带领团队开发的工业设备预测性维护课程模块,已纳入市域产教联合体金课建设计划。
技术创新与服务能力
专业教研团队深度参与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领域的技术攻关,近年重点研究方向包括:
- 边缘计算在设备状态监测中的应用
- 数字孪生技术驱动的智能工厂建模
- 基于区块链的工业数据可信传输机制其开发的智能网关配置教学平台已服务大连本地12家中小型制造企业,帮助实现设备联网率从43%提升至78%。这种"教-研-产"循环模式使教学内容始终保持行业前沿性。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