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华厦学院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美术类)专业自2019年设立以来,始终围绕国家文化产业战略需求,结合厦门“千亿文创产业链”发展定位,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本土文化特色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以艺术素养与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构建了覆盖传统媒体与数字媒体的课程体系,并通过校企合作、学科竞赛等多元化路径强化学生职业竞争力。其课程设置、实践平台及就业方向均体现了对行业趋势的前瞻性布局。
一、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培养
该专业课程设计以设计思维与技术应用双轨并重,强调理论教学与项目实践的深度融合。主干课程包括设计素描、图形创意、企业形象设计(VI)、包装设计、品牌形象策划等,旨在系统训练学生的视觉表达与创意策划能力。同时,引入新媒体产品项目运营与管理、数字媒体设计等前沿课程,适应互联网时代对跨媒介设计的需求。课程结构呈现三大特点:
- 传统与现代结合:从基础技法(如速写、色彩构成)到数字工具(如UI界面设计、网页制作)形成递进式学习路径;
- 跨学科融合:整合消费心理学、艺术设计史等理论课程,提升人文素养与市场洞察力;
- 模块化进阶:通过专题影视创作、广告策划等课程模块,实现从单项技能到综合项目能力的过渡。
二、实践平台与校企协同育人
专业依托省级数字创意实训基地与市级服务外包人才实训基地,构建了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可在数字摄影棚、数字创意设计室等实验室进行摄影、三维建模等高精度技术训练,并通过项目实训周参与真实商业项目。例如,2024级新生在入学后即参观配备专业绘图板与高分辨率显示器的先进实验室,提前接触行业工具流程。校企合作方面,与厦门华奈士品牌服务公司、海峡导报等40余家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开展品牌推广、影视包装等实战项目。近三年,学生作品在中国好创意设计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屡获国家级奖项,部分作品如《招财兔》雕塑已进入商业合作阶段。
三、就业方向与行业适配性
毕业生可从事品牌形象设计、广告策划、UI/UX设计等多元化职业,覆盖传统设计机构与新兴数字媒体领域。专业细分两大就业路径:
- 创意制作方向:聚焦视觉表达,如海报设计、书籍装帧、展览视觉规划;
- 策划运营方向:侧重品牌全案管理,包括新媒体产品运营、IP孵化与市场推广。
根据2024届毕业生数据,85%的学生进入广告公司、文化传媒机构及快消行业,岗位与专业匹配度超90%。部分优秀毕业生进入电视台、数字电影制作公司等机构,参与大型项目制作,体现了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师资力量与专业优势
专业拥有国际化师资团队,50%教师具备海外研修或行业从业经历。特聘教授包括原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带头人庄鸿明、国家级设计奖项获得者康兵等,他们在跨文化传播、品牌设计领域的研究成果直接融入教学。此外,专业依托厦门“文化强市”政策与数字创意产业集群优势,通过两岸高校短片大赛、海峡两岸文博会等平台,为学生提供区域化产业资源与跨领域合作机会。这种“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使专业在福建省同类院校中形成鲜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