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经济学专业怎么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专业植根于1974年创建的经济系,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已形成本硕博贯通的全链条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国家级重点学科劳动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优势,构建了以"崇德尚能、经世济民"为内核的特色培养模式。目前在校本科生规模达1200余人,研究生超300人,并建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完整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梯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经济学专业怎么样?

在学科建设方面,经济学院形成"双轮驱动"格局,既保持传统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根基,又发展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2024年新增的理论经济学博士点下设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三个方向,与原有的数量经济学等7个应用经济学硕士点形成互补。这种架构既延续了傅筑夫、罗元铮等前辈学者的学术传统,又能对接"双碳"战略等国家重大需求。师资队伍包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青年北京学者1人,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40余项,在《经济研究》等顶刊发表论文300余篇,体现出雄厚的科研实力。

课程体系设计注重三大维度融合

  • 理论维度:开设《资本论》导读等经典课程
  • 方法维度:建设经济系统分析和模拟实验室
  • 实践维度:依托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开展政策仿真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既能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工具,又能通过经济运行预警实验室进行政策效果模拟,近年毕业生在央行、发改委等部门的任职比例显著提升。

科研创新突出有组织科研特色,2024年获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3项,在数字经济与收入分配、碳市场建设等方向形成突破。特别在工会劳动经济学领域,学院继承丁冰等学者的研究传统,创新提出劳动者"讨生活-做事情-谋发展"的三重利益理论,为新时代劳动关系治理提供学理支撑。杨春学教授团队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成果获省部级批示10余项,直接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未来发展规划聚焦三个方向:

  1. 拓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研究
  2. 深化中国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构建
  3. 建设首都高端智库联盟通过持续举办"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等学术活动,学院正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经济学研究高地。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上一篇:如何正确处理老板投资涉及的会计分录?
下一篇:锦州医科大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热门推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数字经济专业怎么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立足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需求,将数字经济作为学科创新的核心方向,通过跨学科融合、数智化转型和产学研协同,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体系。学校依托北京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整合经济学、管理学与信息技术等学科资源,形成了覆盖数字产业、数字金融、数字治理等多个研究领域的立体化布局,为首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 在学科建设层面,首经贸通过动态调整学科布局,形成了以应用经济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评论  4周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城市管理专业怎么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城市管理专业自1984年创立以来,始终以服务首都北京的城市发展战略为核心,形成了独特的管理学与经济学交叉融合的学科体系。作为全国首个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其依托公共管理和区域经济学双学科优势,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在2021年软科排名中位列全国地方院校第1名。专业以培养具备定量分析能力和GIS空间分析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紧密结合北京“四个中心”建设需求,构建了覆盖本、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评论  4周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怎么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以“助人自助”为核心理念,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立足社会需求,通过跨学科课程设计、多元实践平台以及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培养具有公益心、社会责任感和实务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其培养模式强调人文关怀与专业技能的平衡,注重将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优势融入社会工作领域,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 专业特色与培养理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以“三对接一协同”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评论  4周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贸易经济专业怎么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贸易经济专业创立于1962年,是国内最早设立该专业的院校之一,依托应用经济学B+学科优势,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全链条培养体系。该专业以服务国家商贸流通战略为导向,聚焦现代商品流通规则与产业变革,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其"商物流协同、内外贸贯通"的培养特色,成为北京乃至全国商贸领域的重要人才输出基地。 一、课程体系:理论与实务的深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评论  4周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经济学专业怎么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专业植根于1974年创建的经济系,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已形成本硕博贯通的全链条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国家级重点学科劳动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优势,构建了以"崇德尚能、经世济民"为内核的特色培养模式。目前在校本科生规模达1200余人,研究生超300人,并建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完整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梯队。 在学科建设方面,经济学院形成"双轮驱动"格局,既保持传统政治经济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评论  4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