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1993年设立以来,始终以能源行业需求为导向,依托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平台优势,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聚焦电能传输与控制、电力系统分析、电气自动化等核心领域,强调强电与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协同,致力于培养兼具工程实践能力与行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发展历程中,不仅获得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二级学科和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授权点,更通过与石油石化行业的深度融合,构建了独特的教学科研体系。
学科建设与核心课程
专业以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高电压技术等课程为核心,构建了覆盖电能全生命周期的知识体系。课程设置体现跨学科交叉特点:
- 基础理论:包括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等,夯实学生的数理基础;
- 专业核心:如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机学,强化工程应用能力;
- 行业特色:通过油田电网综合实验室和电驱动钻机实验室等平台,融入石油石化行业电气自动化的实践内容,例如《长输管道自动化技术》等教材直接对接企业技术需求。
实践平台与科研支撑
专业依托陕西省油气井测控技术重点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形成“教学-科研-实验-实习”四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实践资源包括:
- 油田电网综合实验室:国内唯一集发、输、变、配于一体的行业特色实验室,设备总值超500万元;
- 校企联合基地:与国家电网许继集团、中石油测井公司等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提供真实工程场景训练;
- 科研反哺教学:教师团队通过电力系统优化、配电网自动化等课题研究,将成果转化为案例教学资源。
培养模式与就业前景
专业实施分类培养与导师制,大二阶段根据学生发展意向匹配专业导师,提供学术深造或就业导向的个性化指导。近三年数据显示:
- 就业去向落实率超90%,主要进入石油石化、电力系统、智能制造等领域;
- 升学方向涵盖西安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双一流高校,保研学生多次斩获全国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等国家级奖项。
师资与行业影响力
专业拥有省级教学团队和校级教学团队,24名专职教师中教授占比20.8%,副高级职称占比33.3%。教师科研成果显著,例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主持国家级项目20余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等荣誉。行业认可度体现在:
- 1997年成为原中石油总公司唯一电力系统人才培养基地;
- 毕业生以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著称,在油田电气自动化、电力设备状态监测等领域形成技术优势。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