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上海)(考研)2026年口碑评价综合实力是一所属于中等档次的硕士研究生院校。
作为我国通信领域的国家级专业研究所,电信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上海)的研究生招生规模相对较小,但其在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应急通信等领域的科研实力与行业地位,使得报考竞争呈现独特特点。其研究生培养采用"1+1.5"学制模式,即第一学年在北京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集中学习基础理论,后一年半回所开展专业研究与课题实践,这种定向培养模式对考生的专业适配性提出更高要求。
一、招生规模与专业方向
研究所目前开设的硕士点集中在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00)和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00)两大一级学科,细分方向包括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近年实际招生人数约7-10人/专业,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2021年计划招生7人。由于依托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的产业资源,培养目标明确为定向科研人才输送,毕业生需留所从事技术研发工作,这决定了其选拔更注重专业基础扎实度与科研潜力匹配度。
二、初试科目与备考要点
初试科目设置具有典型工科特征:
- 公共课:政治(101)、英语一(201)、数学一(301)
- 专业课:通信原理(901)或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相关科目
其中数学一涵盖高数、线代、概率论,对计算能力要求较高;通信原理需重点掌握数字调制、信道编码、同步技术等核心模块,建议结合历年真题把握命题规律。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所官网未公开历年报录比与复试分数线,但根据其科研机构属性推测,总分需达到国家A类线且专业课成绩突出是基本门槛。
三、复试环节的特殊性
复试采用"笔试+面试"双考核机制,重点考察:
- 通信系统设计能力:包括无线通信网络架构、信号处理算法应用等
- 科研项目参与度:本科阶段参与FPGA开发、5G仿真建模等经历是加分项
- 英语文献阅读:需熟练翻译IEEE论文摘要并做技术点评
往届考生反馈显示,面试环节常涉及大唐电信(隶属集团)实际工程项目的技术细节,建议提前研读研究所近三年EI/SCI收录论文,掌握其攻关方向如低轨卫星通信、智能反射面辅助传输等前沿领域。
四、推免生与调剂政策
研究所每年接收推荐免试生,推免比例约占录取名额的30%-40%,主要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通信强校。调剂方面,仅在一志愿生源不足时开放少量名额,且优先考虑初试科目完全匹配、有科研竞赛奖项的考生。2023年调剂系统显示,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调剂要求总分≥320分且专业课≥110分。
五、备考策略建议
针对其选拔特点,建议分阶段规划:
- 基础夯实期(3-6月):完成数学一的知识点全覆盖训练,通信原理教材精读配合奥本海姆《信号与系统》拓展
- 真题突破期(7-9月):分析近五年901科目真题,建立香农公式、QPSK误码率、匹配滤波器设计等高频考点解题模板
- 复试准备期(10-12月):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导师论文,针对大规模MIMO预编码、可见光通信调制等方向撰写技术综述
总体而言,该所研究生考试在专业课深度和科研素养考察上具有较高要求,但免学费+生活补贴+定向就业的政策优势,使其成为追求技术深耕且职业规划明确的考生的优选。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