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方向)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班是该校机械工程学院的重点培养项目。该专业以国家智能制造和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需求为导向,聚焦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领域,致力于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人才。作为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其课程体系深度融合产业需求,强调校企协同育人,为机械工程领域输送了大量技术与管理骨干。
专业特色与培养目标
该方向以数字化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为核心,依托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和上海市级工程研究中心,形成“德知技融合”的培养模式。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制造、智能检测及数控技术等核心能力,培养能胜任机电装备、工业机器人等领域设计开发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分为五项,包括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国际化视野、工程素养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确保毕业生在五年内成长为行业骨干。
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课程设置围绕数字化制造与智能控制展开,构建“基础+模块+实践”的体系:
- 基础课程: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夯实机械学科基础;
- 专业核心课程:液压与气压传动、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等强化应用能力;
- 特色模块:增设数字化制造综合实践、工业机器人综合实践、智能制造系统设计等前沿课程。
此外,全英文课程如先进制造技术、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及装备,以及校企合作开发的教材和案例,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技术前瞻性与行业适应性。
实践平台与产学研融合
专业构建了四层实践培养体系,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训、校企联合项目和创新竞赛:
- 校内实验室:机械工程实验中心、液压气动实验室、CAD/CAE实验室等提供设备支持;
- 校外基地:与上海华力微电子、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等30余家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开展顶岗实习与联合研发;
- 科研转化:依托年科研经费1500余万元的横向项目,学生可参与表面工程、智能检测等特色领域研究,近80%的横向经费保障了实践与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
国际化与升学就业
专业通过中美合作办学项目与2+2/4+0培养模式,引入美国中密歇根大学师资与课程,强化双语教学与国际工程标准认知。毕业生主要进入机电装备、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就业单位包括上海华力微电子、上汽大众、上海飞机制造等龙头企业,部分学生选择攻读机械工程硕士或参与机器人原理及应用等交叉学科研究。近年来,学生在国家级创新竞赛中获奖数十项,凸显了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成效。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