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工学院的大数据与会计专科专业立足数字经济时代需求,将传统会计技能与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通过三年学制培养掌握会计核算、财务数据分析、智能财税等核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专业课程设置紧扣行业前沿,师资团队经验丰富,校企合作资源广泛,为学生搭建了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完整成长路径。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前身为会计专业,2022年更名为大数据与会计,旨在适应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财务人才的新要求。培养目标强调德技并修,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税法等传统学科知识,还需具备Python数据分析、财务云平台操作、智能审计等数字化技能。通过“理论+实训”模式,学生能够胜任会计核算、财务风险控制、税务筹划等多元化岗位。
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专业课程分为三大模块:
- 学科基础课程:包括基础会计、经济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构建财务知识框架;
- 专业核心课程:涵盖管理会计、Python在财务中的应用、智能财税,强化数据分析与智能工具应用;
- 实践技能课程:通过出纳实训、纳税申报实验、财务大数据中心模拟等场景化训练,提升实操能力。
例如,在成本核算实训中,学生需完成以下典型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贷:原材料
特色培养模式
专业通过“以赛促学、产教融合”凸显特色:
- 竞赛驱动:组织学生参与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等赛事,2023年曾获“业财税融合与大数据应用”赛项二等奖,强化解决复杂财务问题的能力;
- 校企协同:与正保集团、新道科技等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开展财务共享中心实训,真实还原企业财务流程;
- 双师型师资: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占比40%,兼职教师来自会计师事务所等行业一线,确保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同步更新。
升学与就业路径
毕业生可选择专升本(如2021届张云峰升入山东交通学院)或直接就业。就业方向包括:
- 企业财务岗: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出纳、成本会计、财务主管等工作;
- 财税服务机构:提供审计、税务咨询、资产评估等服务;
- 数字化领域:依托财务大数据分析技能,进入金融科技、ERP系统运维等新兴领域。
据统计,2023年该专业在山东招生95人,学费为15000元/年,实训设备投入与就业服务资源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职业资格与持续发展
学生可考取初级会计师、管理会计师(初级)、智能财税证书等职业资格,部分课程与证书考试内容衔接。例如,税法课程直接覆盖初级会计师考试的税务模块,而Python在财务中的应用则为未来向财务数据分析师转型奠定技术基础。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